罗非鱼养殖之细菌综合病防治技术

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外观,眼球突出,白色混浊病鱼尾柄部疖疮及尾鳍端部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

  本病常见于中国水库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和工厂化罗非鱼[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养殖场,有时呈暴发流行,可引起大批死亡。

  病原[病原,指病因。]:国内尚未研究病原,据国外报导,这类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的病原有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迟缓爱德华氏菌和链球菌(Strepticiccussp.)3种。

  症状病鱼:多数出现眼球突出,眼膜或眼珠混浊发白,间或有眼眶充血,鳃盖或鳃盖内侧充血,绪条基部充血腐烂,有时在体部或尾柄处出现疖疮。体表乌黑或色浅,有时腹部有出血点[出血点是指自发性出血不止,危及生命(包括颅内出血),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形成瘀点或瘀斑,叫皮下出血点。]。剖腹观察,腹腔内含腹水,肠道充血,松弛,内含浅**黏液,肝、脾、肾脏大多肿胀、充血成暗红色,部分鱼可见白色结晶,尤以肝脏较明显。

  发病规律:各致病菌大体表现雷同的症状,也略有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3种菌容易同时感染鱼体,形成并发症,故很难严格区分。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两季,在温室养殖中,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此病大多情况下病程较长,但中国也不乏急性暴发死亡的病例。
 
  防治方法:本病的预防同各种细菌性疾病,应强调合理密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池水清洁,经常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消毒,水库网箱可定期插挂药袋,定期交叉投喂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氟呱酸或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是白色或无色的针状或片状结晶,熔点149.7~ 150.79C,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醇及乙酸乙酯,微溶于**及氯仿,不溶于石油醚及苯。]、红霉素[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等药饵。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