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的技术
需要根据雏鹅的生长情况合理的调整养殖密度,0-7日龄的时候,养殖密度以在25只/平方米为宜,在8-21日龄的时候,养殖密度以在13-15只为宜,此时以在10只/平方米为宜,不过具体的养殖密度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养鹅的技术从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鹅场选址、品种的选择等方面着手,养鹅的方法有分群箱育法。养鹅的技术 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在种类这方面,应选用块头大、生长快、耐粗饲品种,如白鹅和灰鹅。那样养出来的鹅肥又大。
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挑选雏鹅。
初学者养鹅的饲养技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1、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光照。冬天白天时间短,晚上时间长。在这个季节养鹅,光照往往供应不足,鹅就会长得很慢,还容易感染疾病。
2、养鹅技术如下:进鹅苗前两天,在鹅棚里铺好细刨花、碎鲜秸秆等铺垫材料。准备250瓦红外灯、煤炉等取暖设备,检查屋内是否有贼进风口,在墙上安装排气扇通风。为了有效利用鹅棚设施,雏鹅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20~25只。最好用35厘米高的围栏把小鹅分群。棚内湿度应控制在60%~65%。
3、③适当增大饲养密度,限制下水时间(有条件可转至网上饲养,每平方米可养4只-3只),但一定要供足饮水,大概10天-15天育肥即可上市。④中大鹅的饲养一定要在地面,因此每天都必须清除室内鹅粪,晚间要添加垫料,保证室内地面环境干燥。
4、育雏舍前应设运动场,场地平坦而略向沟倾斜,以防雨天积水。肉鹅舍:肉鹅生长快、体质健壮、抵抗力强,饲养比较粗放,所建造肉鹅舍只要上面遮雨,东西北可以挡风,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区要注意防寒。
5、养鹅的技术 选用优质的小鹅饲养:在种类这方面,应选用块头大、生长快、耐粗饲品种,如白鹅和灰鹅。那样养出来的鹅肥又大。对于一些头形歪、眼盲、瘸腿、肚脐眼大、眼睛瞎、声音尖而浑厚等弱而伤残的雏鹅需作取代。
6、要注意选择腹部、头部倾斜的鹅,一般生长的鹅都不是很强壮。环境控制小鹅刚破壳的时候是很可怜的。如果温度太低,又没有保温材料,小鹅会被冻死。所以小鸡碎后,温度应该控制在30度左右。随着雏鹅的成长,温度可以逐渐降低。
农业养鹅
1、农村养鹅方式哪种好圈养可以采用房式或棚式。一般包括屋舍、陆地运动场、水面运动场3个部分,四周圈围。完全采用混合饲料。采用这种方式可大群饲养,饲养管理方便,产量高。但饲养营养要保证,成本较高。从幼鹅到大鹅成年大鹅只需三个月左右,幼鹅阶段。雏鹅已有较强的食量,每天喂食至少两次。
2、鹅其实是一种比较粗放的品种,适应性强,管理粗放,饲料简单,能自主觅食,身体强健疾病少,所以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但为了更好的养殖,在养殖环境的选择上最好还是尽量选空气清新,植被丰富的地段为好。
3、养鹅属劳动密型产业,一般家庭妇女即可。鹅以食草为主,可利用稻麦茬地、山坡、草滩、林地等放养。
养鹅育肥的方法,你知道这几个吗
舍饲育肥:在一个光线比较暗的地方饲养鹅并增加饲养密度,随后给鹅饲喂饲料,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为主,让它自由采食并提供充足的饮水。上棚育肥:先搭建1个棚架,随后用木杆将棚架分隔成若干个小栏并在周围悬挂好食槽以及水槽,要求棚架距离地面50-60cm,接着在小栏中装满鹅,使它自由采食。
上棚育肥 南方一些地区多采用竹棚架饲养育肥鹅。棚架离地60~70厘米,以便于清粪,棚架四周围以竹条,饲料槽和饮水器挂于栏外;每栏约10~20平方米,每平方米饲养4~6只,喂以谷、甘薯或玉米、米糟等,每日喂3~4次,其中一次在晚上10点左右喂饲,整天供给清洁饮水。
舍饲育肥法舍饲育肥法是将鹅群饲养在光线较暗的舍内,增加鹅的饲养密度,控制鹅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以达到降低能量消耗,增加体重的目的。喂食时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为主,每天喂食3-4次,特别在晚上加喂1次,喂食要鹅群吃饱,直至不吃为止,还要提供充足的饮水。
好了,关于养鹅怎么快速增肥和如何养鹅长得快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