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道[呼吸道,respiratorytract,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病是由鸡感染败血霉形体(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引起的一种以咳嗽、流鼻涕、窦部肿胀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发展慢、病程长,可在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中长期蔓延。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讲讲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控措施。
发病诱因及症状
鸡败血霉形体(支原体)广泛存在于鸡体内。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鸡群发病,但气候骤变、昼夜温差大时病多发。特别是在冬季,鸡群极易因受寒而引发该病,鸡群饲养[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密度过大,加上舍内通风**,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蓄积,也可引发该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该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肉鸡更加明显。
综合防控措施
(1)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选址要科学鸡舍地址应建在地势高且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和村庄、有清洁水源的地方,舍门朝南向阳,鸡舍要求有通风透光、保湿防暑设施,鸡舍内墙和地面应是水泥装饰便于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管理,舍门外交通要道设消毒池,饲养区和生活区要隔开。
(2)鸡舍环境要良好鸡舍保持良好通风,减少有害气体浓度,同时鸡舍内阳光要充足。要及时清除粪便杂物及定时更换垫料,做好鸡舍保暖工作,饲养密度要合理,防止拥挤。
(3)鸡群进出要健康新引进的种鸡必须隔离观察2个月以上。有条件的场好进行血清学检查,证实无此病方可合群。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在同一时间内进入的同批鸡群同时出栏,严禁多种鸡群混群。全部出栏后,要及时对鸡舍清洗消毒,并空置1-2周,进新雏前再对鸡舍进行全面清洗消毒,防止病原的循环感染。
(4)传染源[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头要消灭该病传染源是病鸡或带菌[名词解释带菌:dàijūn [carrying germ] 指携带病菌相关知识隐**染或传染痊愈后,病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状态。]鸡,传染途径为接触感染和带菌蛋感染。为了消灭传染源可采取下列措施:杜绝饲喂被霉形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采用人工输精切断通过交配传染该病,大小鸡禁止合群饲养,避免因成鸡患该病传染给小鸡。作为种鸡群,一旦鸡群发现该病,该鸡群应全部淘汰,对饲养场地彻底消毒。病鸡和带菌鸡产的蛋不能作种蛋入孵,即使认为是健康种蛋,也要经药物消毒方可入孵,病愈鸡不能入群,更不能作种鸡,因为其长期带菌排菌,成为该病传染源。本场饲养的鸡不能和该病易感的野雉、鸽子、鹌鹑等禽类同养,以防交叉感染。
(5)传播媒介要切断利用安全药品或其他方法扑灭老鼠、苍蝇、蟑螂,接种或治疗过程中要做好针头的消毒,鸡输精器械要清洁卫生,无污染,管理人员进入鸡舍必须换消毒好的鞋帽和工作服。杜绝其他畜禽进入鸡舍。
以上就是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控措施了,该病虽死亡率低,但使患鸡生长缓慢、产蛋下降、饲料报酬低,给养鸡业带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应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