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副伤寒[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指由鞭毛能运动的沙门菌所致的疾病的总称,幼雏多表现为急性[急性,指急性子性格;发病急、变化快的。]热性败血症,成鸡一般呈慢性经过或隐**染。一旦发病会造成家鸡大批死亡,是养鸡业中比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以下问您详细介绍鸡副伤寒是什么病,鸡副伤寒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是什么病
一、发病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1)幼鸡
急性暴发时在孵化器[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内就出现死亡,或出壳后初几天发生死亡,可不显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是蛋传播或早期孵化器感染所致;有很大一部分啄开或未啄开的蛋中含有死胚,各种幼雏的副伤寒在症状上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翼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泻样下痢,*门粘有粪便,在靠近热源处拥挤在一起,雏鸡常有眼盲和结膜炎症状。
(2)成年鸡
一般不显外部症状,成年鸡的急性暴发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见。注射或口服人工感染时,成年鸡和火鸡出现短期的急性疾病。症状为食欲不振、饮水增加、下痢、脱水和精神倦怠,大多数[电视剧《丑女无敌》主题曲大多数演唱者:李欣汝作词:梁芒作曲:安巍、黄勃...]病例恢复迅速,死亡率不超过10%。
二、流行特点
鸡副伤寒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可感染大多数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本病原体的广泛分布使它们可以迅速传播。大多数禽群在其生命的某些阶段均可感染沙门氏菌,本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经卵传播是其中之一,包括经卵巢直接传播和穿入蛋壳的间接经卵传播。
三、解剖症状
幼龄鸡的急性暴发可能完全没有病变,病程稍长的以消瘦、脱水、卵黄凝固、肝和脾充血并有出血条纹或点状坏死灶、肾充血、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变。]并伴有粘连等病变为常见;急**染的鸡表现为肝、脾和肾的充血肿大,出血性或坏死性肠炎呈“糠麸样”变化、心包炎和腹膜炎[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接近成熟的后备母鸡或成年母鸡以输卵管的坏死性和增生**变、卵巢的化脓性和坏死**变为特征,常发展为广泛的腹膜炎,慢**染的成年鸡常无病变。
鸡副伤寒防治措施
一、预防
1.保证鸡群各个生长阶段、生长环节的清洁卫生,杀虫灭鼠,防止粪便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环境等。
2.加强饲养管理,保证提供良好的营养和保证栏合良好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尽量减少****。
3.药物预防和治疗:选择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鸡副伤寒,防止本病扩散,常用药物有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壮观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
4.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竞争排斥的现象预防鸡副伤寒,常用的商品制剂有促菌生、强力益生素等,具体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二、治疗
首先对病鸡进行隔离,可用下列药物进行治疗:
(1)磺胺间甲氧嘧啶(SMM)混饮每升水0.25-0.5克,混饲每千克饲料0.5-l克,连用5-7天。
(2)土霉素每只5-15毫克,每天3次,连用5-6天,或混饮每升水250毫克,混饲每千克饲料500毫克。
(3)痢特灵0.04%拌料饲喂,连用5-7天。
(4)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天每只雏鸡1-2毫克,分2次肌内注射,或每千克饮水添加0-1克,让病雏自行饮眼。
(5)中药处方
①白头翁50克,黄柏、秦皮、大青叶、白芍各20克,乌梅15克,黄连10克共研细末,混匀备用。连续用药7天,前3天按每只每天1.5克,后4天每天按1克,拌料饲喂。
②马齿苋165克,地锦草160克,车前草80克,加水3千克煎水喂眼,可供500只雏鸡1日饮用。
以上就是鸡副伤寒是什么病,鸡副伤寒防治措施的具体内容,后提醒:**的饲养管理因素可促进鸡副伤寒的发生与蔓延,养鸡户可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