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的选种[选种,汉语词语,读作“xuǎnzhǒng”,指选择供繁殖用的优良品种。]工作,对于后期的管理什么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能够做好选种工作,会让你在养殖野鸡的时候变得更加轻松,那么以下请看野鸡怎么选种和野鸡蛋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技术。
野鸡怎么选种
1、对种蛋[[breeding egg] 可用于孵育繁衍幼禽的各种禽蛋,即受过精的蛋。]的选择要求:
一、是种蛋的品质要新鲜。一般来说,用于育种的蛋以10天内产收的蛋好,因为这一时期内产收的种蛋其孵化率较高,孵化出的雏鸡往往也十份健康和强壮,其成活率极高。
二、是种蛋的形状大小要合适。过大、过小或过圆、过长的蛋,都不适宜于用来孵化育雏。
三、是种蛋的外表结构要正常。凡是薄壳蛋、厚壳蛋或“沙皮蛋”等外表结构异常的蛋,是不宜用来孵化的。
四、是种蛋的蛋壳[蛋壳是 一个多义名词,有书刊,作家笔名, 蛋壳也是一种卵生动物的卵外壳的统称。]表面要清洁保证没有裂纹。蛋壳过脏的蛋或有裂纹的蛋常会受微生物污染而容易腐坏,从而直接导致孵化失败。
五、凡是用来育雏的种蛋,都必须要求其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以免出现病症。
2,对做种的公山鸡[山鸡(学名:Lophura swinhoii),又叫凰、雉鸡。]和母山鸡的选择要求:
(一)山公鸡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体重在1.5千克以上。
(二)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1.5千克,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驯,活泼好动,冠髯鲜红,眼大有神。
野鸡蛋孵化技术
总的来说,野鸡的孵化有八字诀:
一、选 即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的种蛋,要求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
二、消 即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入孵前消毒孵具和种蛋,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可**种蛋上的**。
三、温 即温度。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施温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孵化1~7天38.8℃~39.2℃;孵化8~14天38.5℃~38.8℃;孵化15~20天38℃~38.5℃;孵化21~24天(出壳)38.5℃~39℃。
四、湿 即湿度。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为60%~68%,出雏期应为70%~75%。
五、翻 即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2~4小时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180度,孵化20天后停止翻蛋。
六、晾 即晾蛋。一般从孵化16天开始每天晾蛋1次。21~24天,每天晾蛋两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
七、喷 即喷水。在孵化21~24天时需每天喷水1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于雏鸡破壳。
八、照 即照蛋。第一次照蛋在入孵后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率情况,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却无任何变化,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查出死胎蛋。
孵化结束后,应将机内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多批入孵可定期带蛋消毒或在水盘上加适当高锰双钾适时消毒。无论用何种方法孵化,都要按山鸡孵化所需的温度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得到理想的孵化效果。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野鸡怎么选种,野鸡蛋孵化技术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养殖野鸡有所帮助。养殖更多的是需要耐心,不能够怕麻烦,这样才能够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