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笼养模式的不断扩大,很多养鸡场都出现鸡瘫痪[瘫痪(paralysis)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疾病所致。]的情况,多见于30日龄的鸡群[鸡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 qún,是指平庸之辈。],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出现鸡瘫痪的病因复杂,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那么,引起瘫鸡的原因有哪些?养鸡场如何预防瘫鸡?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引起瘫鸡的原因有哪些?
一:鸡腿软症
1.缺乏营养,当鸡群出现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生物素(Biotin)为维生素B群之一,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Coenzyme R)等。]、尼克酸缺乏或不足时,会引起病鸡脱腱症,肘关节肿大,出现成腿部向外弯曲,腿脚变形。鸡群缺乏营养元素分为很多种,缺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1、B2、E、D,鸡群都会出现瘫痪的情况。
2.使用大量抗生素,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致使钙质结合,不能吸收而发生软骨症。
二、疾病引起的鸡瘫痪
1.马立克[马立克,***教马立克学派创始人,麦地那教长,圣训学家。]氏病,马立克多发生与2-3月龄的鸡,发病一开始,病鸡只是走路不稳,渐渐的发展到一侧或两侧腿麻痹,后瘫痪,马立克典型的是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大撇叉”姿势。
2.滑液囊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过滤菌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发病鸡被感染的关节或者鸡爪肿胀,伴有胸骨囊肿,解剖可见关节内有粘稠的*酪状白色或者**的渗出物。环境较差时可令本病加重,滑液囊支原体可垂直传播,建议种鸡定期检疫。
3.新城疫[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生新城疫的鸡会出现瘫鸡,头颈扭曲等神经症状,新城疫发病时通过观察外观症状或者解剖可以清楚看出,防疫要根据免疫程序及抗体水平而进行,发病后紧急免疫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有流感**参与时建议谨慎选择。
养鸡场如何预防瘫鸡?
1、对症治疗,如果是疾病引起的,需要解剖、诊断,确诊后再对症治疗。
2、保持营养均衡。维生素含量要丰富。对于0~3周龄[周龄,是汉语词汇,读音zhōu líng,解释为一周岁至两周岁之间的动物。]的仔鸡,每公斤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应保证在250~400单位,在饮水或饲料中及时添加维生素含量。
3、创造良好环境。鸡舍要保持通风、卫生、干燥,垫料要松散、防潮、定期更换。饲养的密度要适宜,4周龄后,每平方米饲养肉鸡不超过10只。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投料,增加鸡啄食和运动时间。在转群、**接种时应尽可能减少应激,防止惊群,尽量避免捕捉鸡。
4、分段控制营养。在饲养前期(3~4周龄),要使鸡长好骨架,促进骨骼发育,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要控制饲料中代谢能的水平,或根据需要限量饲喂,控制脂肪堆积,可定期抽查体重,及时调整日粮水平。
引起瘫鸡的原因有哪些?养鸡场如何预防瘫鸡?看完本文,你都了解了吗?减少瘫鸡不但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加机体抗病力,还要提供合理的营养,减少肉仔鸡疾病以及腿部疾病,从而达到减少瘫鸡淘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