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蛋鸡[蛋鸡是指饲养起来专门生蛋以供应蛋只的鸡,跟肉用鸡不同,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至关重要的就是产蛋率。但是随着蛋鸡养殖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蛋鸡养殖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针对蛋鸡产蛋率影响甚大,进而影响蛋鸡养殖的效益,打消养殖积极性。基于目前市场上逐渐流行的蛋鸡不明原因产蛋下降,笔者就目前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跟大家交流一下。本文结合蛋鸡的生活习性,对饲养管理、疾病、药物[药物是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应激[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等影响蛋鸡产蛋的因素做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制[预防控制,也就是说预防和不让病情继续发展的意思。]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影响蛋鸡产蛋因素的综合防制措施
1、蛋鸡的生活习性
产蛋鸡胆子较小,怕人;代谢旺盛,要保证的营养;性情温和,喜欢安静的环境。产蛋一般集中在凌晨7∶00~9∶00,若此时环境有响动、人员进出、老鼠等乱窜等都会引起鸡子*乱、惊群,影响产蛋。
2、饲养管理和环境对产蛋的影响
2.1天气变化夏热冬寒,应做好防暑防寒工作:(1)夏天在运动场周围多栽树木,多搭瓜棚遮*。(2)冬天在北边搭围挡风,多加垫草。(3)选择有利地形,鸡舍[鸡舍是指鸡栖息的地方,按饲养对象分,有核心鸡舍、种鸡舍、育雏鸡舍、育成鸡舍、蛋鸡舍、肉鸡舍、环境安全型畜禽舍鸡舍等。]朝向要通风避寒。
2.2应激。如:强烈噪声,拥挤,过强光照或突然停电,通风**(氨味过浓),蛇鼠及野兽伤害,饲养中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蛋鸡神经过度兴奋,使鸡群出现惊叫、逃窜、飞扑、打斗等现象。多种应激致使其生产性能下降,防卫机能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此时,首先要去除应激,同时投服“芸灵氨基维他”配合“金黄芪”以降低应激反应。
3、常见疾病对产蛋的影响
3.1鸡瘟,该病可使产蛋率下降20%~40%,甚至引起大批死亡。防制措施:(1)从非鸡瘟疫区购入种苗。(2)在开产前和停产期接种鸡瘟弱毒**。(3)发病时,用“博抗素”配合“中华抗毒散”,应用3—5天后病情可得到控制。
3.2流行**冒,发生流行**冒,鸡群的产蛋率会在一周内突然降低,可从90%直降到40%,而且长时间不回升。这时可见到蛋形变长,剖检时可见卵泡充血,变为长圆形或无定形。目前针对本病尚无治疗办法,关键在于**预防。临床实验表明:秋冬季节,在饲料中定期添加“金黄芪”可以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3.3大肠杆菌病可导致减蛋10%~30%甚至更高。防制措施:(1)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这是防制本病的基本方法。(2)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对已发病的进行隔离治疗;在用药时好先做药敏试验后选用药物,减少耐药性。“抗菌先锋”“阿贝头孢”“强力卡星”等药物针对本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为当前影响蛋鸡产蛋的主要因素。目前公司结合以上因素和借鉴国内外大型蛋鸡场养殖经验,并且根据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出一套蛋鸡高产、稳产的方案如下:
1、消除产生应激的因素(1)改善鸡舍的通风透气性能,防止过分潮湿和氨气含量超标;(2)注意防寒、防暑和气候变化,防止忽冷忽热;(3)保持安静,防止噪声和*扰;(4)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防止拥挤;(5)保证饲养人员和作息时间的相对稳定。
2、做好预防保健:(1)秋冬季节,每月定期应用“金黄芪”5—7天,以提高自身免疫力。(2)在整个产蛋期,每1—2个月,定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细菌类疾病及输卵管炎症,可以交叉使用“抗菌先锋”“阿贝头孢”“强力卡星”等药物。(3)定期应用鸡瘟**,并且在使用**前,投服3—5天的抗**中药,如“天蟾多糖散”“清热大败毒”“冰丹解毒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