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是指母鸡产蛋后泄殖腔[泄殖腔(cloara)早期胚胎腹面结构。]或输卵管[输卵管是女性内***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不能正常地回缩而出现外翻,一部分留在*门外。蛋鸡脱*、啄*、瘫鸡现象,在蛋鸡规模养殖场即相互**又相互关联的常见疾病。如果预防不及时,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蛋鸡为什么脱*,蛋鸡脱*怎么治。
蛋鸡脱*原因分析
鸡群整齐度差
蛋鸡在育成期由于饲养密度大,饲料采食不均,致使鸡只发育**,大小不均。出现大鸡采食过多,导致过肥,其*门周边组织脂肪过多,弹性降低,产蛋时*门外翻且难以复位而脱*。小鸡因营养**,鸡体瘦小,体成熟慢于性成熟,鸡开产过早,腹腔压力大导致脱*。
光照时间变化
光照是影响蛋鸡性成熟的重要因素。蛋鸡在育成后期光照时间过长或在开产初期增光突然加长,会**蛋鸡提早产蛋,因而开产过早出现早期脱*。
日粮营养不均
蛋鸡在14周龄-18周龄阶段,由于日粮中能量水平低,蛋白质水平过高,易造成初期蛋重大或双黄蛋增多,导致产蛋时强度翻*或脱*。蛋鸡日粮中维生素A、E不足,会引起输卵管通道、泄殖腔上皮角质化,使抗病性能下降而发生炎症,造成输卵管狭窄引起脱*。
疾病引发脱*
蛋鸡在产蛋期因发生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沙门氏菌[1885年沙门氏等在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故定名为沙门氏菌属。]病、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炎、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长期腹泻均会侵害输卵管、泄殖腔组织,导致输卵管黏膜润滑作用降低,造成*门周围炎症,肌肉伸缩力减弱,润滑度降低,生殖道干涩,鸡产蛋时努责,产蛋后难以复位,造成脱*。
各种突发应激
蛋鸡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若产蛋状态鸡遇到抓鸡、注射、免疫、换料、停水以及生人进入鸡舍,异常声音、颜色、飞鸟等都可引起鸡群惊恐,发生应激而使外翻的输卵管不能正常复位。
蛋鸡脱*怎么治
控制光照时间
蛋鸡在育成期光照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内,开产后每周逐渐增加光照30分钟,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6小时,稳定不变。如果鸡群体重没达到蛋鸡品种要求时,则应推迟补充光照时间,并与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相结合,使蛋鸡适时达到体成熟,促进顺利开产。
改善日粮营养
要严格按照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这是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重要条件。在9周龄-16周龄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在14.5%左右,17周龄后使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达到17%-17.5%,不会造成因蛋白质水平高,而出现开产时蛋过大发生脱*。产蛋后期蛋白质水平逐渐降低0.5%-1.5%,并增加氨基酸、**素及钙的用量,减少脂肪沉积。同时,为预防开产蛋鸡输卵管通道和泄殖腔上皮角质化,饲料中添加鱼肝油对预防生殖道炎症有良好的效果。
提高体重均匀度[从中心到边缘的亮度分布是否均匀。]
经常定期称重与调整鸡群是提高均匀度有效办法。蛋鸡在育成期坚持每两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偏离标准体重的大小,进行及时分群,使强弱鸡分笼饲养。对体重轻的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并给予足够喂料量,体重超重时,应进行日粮10%的限饲。在每次喂料之后,必须匀料4次-5次,保证每只鸡均匀采食。对断嚎不整齐或漏断的鸡只应及时修整、补切。平日应做好鸡群药物保健预防,确保鸡群健康成长。
减缓鸡群应激
由于蛋鸡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会影响其采食量、产蛋率及健康,严重时还会导致鸡群发病死亡。因此,平时要固定饲养员,并使光照、温度、通风、供水、供料、捡蛋操作等符合规程要求。在产蛋期调整日粮时不可突然改变,而应有1周过渡时间,要定人、定群、按时作息,不轻易变动饲养管理程序,鸡舍环境保持安静。避免产蛋状态鸡因应激而使外翻输卵音不能正常复位。若鸡群发生应激时要额外补充万分之二的维生素C、补喂维生素E或鱼肝油等起到增加抗体,促进***管发育的作用。
及时防疫治病
产蛋期要及时预防和诊治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泄殖腔炎似及腹泻病,扎实做好沙门氏菌病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工作。
蛋鸡脱*现象在开产时就会发生,并能延续于整个产蛋期,但由于大多数养殖户弄不清脱*的原因,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本文“蛋鸡为什么脱*,蛋鸡脱*怎么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