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巴氏杆菌病是各养殖场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较高的一种疫病,如不及时加以防控和治疗,不仅直接威胁羊的生长发育,更会影响养殖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羊巴氏杆菌病:
羊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是什么
一、发病规律
羊巴氏杆菌病多发生在断奶期的羔羊,以及1岁左右的幼龄羊,绵羊发病率较高,山羊发病率较少。羊巴氏杆菌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发病。病菌随病羊和带菌羊的分泌物、排泄物[排泄物指一生物的消化系统中任何排泄的固体或液体,通常指人类的。]排出体外,再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其他羊。长途运输、应激惊吓、缺乏营养、受寒受冻等情况下,带菌羊机体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降,可发生自体内源**染。
二、发病条件
羊巴氏杆菌病多发生在羊圈、栏舍过小、养殖密度却过大;舍内空气污浊、质量较差;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管理不及时、不到位;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闷热、多雨、潮湿;饲料养分不足,导致营养缺乏,甚至是营养**;因缺乏营养使其自身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羊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三、发病症状
羊巴氏杆菌病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①最急性型。此类型多见于哺*羔羊。通常是突然发病,伴有寒战、虚弱、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患者主观上感觉吸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等症状。发病后多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
②急性型。此类型的症状有精神沉郁,咳嗽,鼻孔常有出血,眼鼻流出黏液。食欲消减,甚至拒绝进食。体温升高至41~42℃。病初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便皆为血水,消瘦,后期因虚脱而死,病程2~5天。
③慢性型。此类型多发生于成羊。发病后食欲迅速下降,拒食,腹泻,消瘦,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流黏脓性鼻液,有时颈部和胸下出现水肿现象,角膜发炎,死亡前体温下降,极度衰弱。
四、诊断方法
取病羊死羊的心血、肝脏、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哺*动物特有的**(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肠系膜等镜检,并接种肉汤增菌镜检,检出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和革兰氏*性菌。
取典型病变的肺门淋巴结、肝脏及心血做抹片和触片,分别用瑞氏染色和革兰氏染色,镜下见到两极着色的小杆菌。根据病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羊巴氏杆菌病。
如何防治羊巴氏杆菌病
一、预防方法:
加强日常养殖管理是关键。做好场内外、圈舍的清洁工作。每日及时清除垃圾及排泄物,保持干净卫生。适时通风换气,尤其是冬季寒冷季节,既要保证舍内温度又要坚持每日通风,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对环境及用具定期消毒,减少致病因素。控制好舍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滋生病菌。夏季要注意遮雨防晒。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羊的密度,避免过于拥挤。保证饲料质量及养分全面,尤其是漫长的冬季,要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以提高其自身的抵抗力。长途运输时,防止羊过度劳累。建议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引携带病原菌,引发疫病。
二、防治方法:
发现病羊和可疑羊立即隔离,可用复方新诺明片内服,每千克体重10mg,每日2次,直到体温下降,食欲恢复为止。彻底清扫羊舍,用5%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10%石灰*或2%~4%火碱等将羊舍、用具及运动场地彻底消毒。对粪尿等排泄物用20%漂**彻底消毒。羊群用高免血清或菌苗作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死羊消毒、深埋并做无害化处理。对健康羊及周边羊群紧急接种**,其间不得外卖和引入羊只,防止疫情蔓延。
以上就是羊巴氏杆菌病的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羊巴氏杆菌病的具体内容了,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病羊一旦出现体温下降,粪便大量潜血,心律不齐,常预后**,可果断放弃治疗,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