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犊牛是一种杂交牛种。]白痢[病名。]是一种感染了某些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两周龄内的犊牛身上,对犊牛的危害极大,严重者造成死亡,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益。那么犊牛白痢的症状有哪些?该如何防治?一起来看看吧。
犊牛白痢的症状有哪些?
引起犊牛感染白痢的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先天不足,读音为xiān tiān bù zú,汉语词语,指事物的根基差。]、后天**,先天不足指的是在母牛妊娠期[妊娠期是指受孕后至分娩前的生理时期,属生理学名词,亦称怀孕期。]时没有加强饲养管理,没有供应充足的营养,导致犊牛在生下来后较为虚弱,从而使其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所以极易感染疾病。后天**指的是母牛的*量较少或初*较差,里面的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较低,所以导致犊牛无法获取足够的抗体,或者是因为养殖环境较差,处于*暗潮湿环境,导致犊牛受凉,感染疾病,还有可能是消化道障碍皆可引发此病。
白痢根据它的不同症状分为败血型[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肠毒血型以及肠炎型。
败血型:
主要发生在3-4日龄的犊牛身上,特别是没有吃过初*的犊牛,败血型的往往是急性,潜伏期极短,发病时犊牛发生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精神抑郁,体温明显升高,停止进食,会在一天死亡。
肠毒血型:
肠毒血型主要是大量血清型
[血清型又称血清蛋白型。]大肠杆菌在不断的繁殖,分泌过多的肠毒素导致,发病极快,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就会死亡,发病时犊牛会变现为心奋,接着沉郁,导致昏迷死亡,还有伴有腹泻。
肠炎型:
肠炎型比前两者病程较长,发病时犊牛的体温可达至40度,接着开始腹泻,排出淡**稀便,伴有恶臭,接着还会排出淡灰色水便,中间夹杂血丝或血块。导致病情后期,犊牛的体温会变得正常,会伴有脱水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在一两天内虚脱致死。
犊牛白痢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分为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多以预防为主,在母牛妊娠期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喂食营养丰富的饲料,确保能满足需求,使犊牛生长发育正常,还要保持在分娩后有足够的营养来泌*。做好饲养环境卫生,控制温度在15-20度,铺垫厚的垫草,保持圈舍的干燥清洁,以免犊牛受凉,圈舍要定时消毒,抑制病菌生长。发病时可按照说明书或兽医指示喂食痢特灵,能起到很快的疗效,或者肌肉注射土霉素[土霉素为淡**片或糖衣片,属于四环素类,可用于治疗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落基山热、***和Q热,支原体属感染和衣原体属感染等疾病。]、新霉素[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者链霉素等,注射时一般按照10-30mgjkg比例。
以上犊牛白痢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养牛知识,敬请关注火爆畜牧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