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肠道壁很薄,一旦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拉肚子,后果往往比其他动物要更严重,所以兔子出现拉肚子时,务必在4小时内采取措施,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导致兔子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常见小兔腹泻涨肚的防治要点以及小兔腹泻涨肚治疗方法。
小兔腹泻涨肚的防治要点
我告诉你引起小兔腹泻涨肚是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事:千万不要找天气,兔舍卫生等原因,天气卫生只能说是诱因,根源在于饲料没做好。
一、消化**:
饲料搭配不合理,主要是粗纤维[粗纤维(Crude Fiber,缩写CF),是膳食纤维的旧称,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不足引起的。含粗纤维多的是草粉,草粉的功能不单单是补充营养,它主要的功能是会使兔子加速排便。饲料中草粉少兔子排便减慢,导致未被消化的饲料在肠道里存留时间过长引起发酵产气,腹泻涨肚就来啦!
诊断防治要点:加大草粉用量或通过减少饲料喂量可以控制。
但在养兔现实中,草粉资源短缺(价格也挺高)和草粉过多引起的兔子生长负面影响挺大。特别是小兔如果营养**,过啦3月龄就是再好的饲料喂它也于事无补。獭兔营养**毛皮质量下降等等。如何才能安全的减少草粉用量呢?
1、添加助消化的添加剂(复合酶低聚木糖等),使饲料消化吸收更彻底,减少未被消化的饲料在肠道里。
2、添加预防球虫大肠杆菌有效药物,减少致病菌。
二、饲料中添加的药物无效;
常期添加某种药物和现病原升级导致耐药。
选用了不耐高温制粒的药物(这个原因为严重)。
目前特别是小养殖户药物可选择性太小,品种单一。
拿球虫药来说就我调查,90%的兔场选用的是地克珠利氯苯胍或磺胺氯吡嗪这三种。
长期使用耐药风险太大,没有一套完整的用药方案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增加药物品种,轮换药物,合理搭配减少耐药性[耐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抗药性,系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目前为止还没有无耐药性的药物)
三、乱用抗生素
兔子肠道里有很多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帮助分解难以消化吸收的饲料,抑制有害菌。
一旦使用了对有益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魏氏梭菌就会趁势而起,发生腹泻。
有很多药物说明上治拉稀涨肚,但用上啦反而更严重。就是这个道理。
有很多人使用过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防病,按治疗量用药不出3天全群拉稀。大家千万要重视。
补救措施:大剂量使用微生态制剂。
四、原料太差
再好的饲料中都存在这霉菌,兔子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一旦超标就会发病。一般的原料用肉眼就能检测出来,有异味长毛的千万别用。购买草粉的养殖户一定要谨慎检查霉菌和土沙。添加去霉剂沸石等吸附剂也不能清除干净,同时也会把饲料中好的东西给吸附啦。
发霉的玉米可用益生菌发酵后在使用,这个方法很有效。
小兔腹泻涨肚治疗方法
说一下治疗兔子涨肚的好方法:取食醋10~20毫升,加水内服;或蒜泥3~5克、醋10~20毫升,混合,连服3次即愈。
家兔腹泻病是指临床上具有腹泻症状的一类疾病,主要表现为粪便不成球形,稀软,呈粥状或水样。各种年龄的家兔均可发生,以断奶前后的幼兔发病率高,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病因多,如饲料不清洁,混有泥沙、污物等或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含粗纤维过多或过少,或吃了大量的冰冻饲料;饮水不卫生或夏季不经常清洗饲槽,不及时清除残存饲料,以致酸败而致病;突然更换饲料;兔舍潮湿,温度低,家兔腹部着凉;口腔及牙齿疾病引起消化障碍而发生腹泻等。
预防这类疾病,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喂霉变**饲料、饲草。保持兔舍清洁干燥,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料槽、水槽定期刷洗消毒。饮水要卫生,垫草勤更换。饲喂断奶幼兔要定时定量,防止吃得过饱。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
发现病兔,应停止给料,照常供水。病兔体质较好时,每只兔用轻泻药如人工盐4~5克,加水40~50毫升灌服;或灌服植物油10~20毫升。隔1~2小时喂酵母片2~3片或*酶生4~6片,每天2~3次。腹泻较严重时可用抗菌药物,如氟哌酸、磺胺脒、敌菌净等,每只兔每次用1~2片,每天2~3次,连喂2~3天;或用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每只兔用0.5~1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食欲差的兔可灌服健胃剂,如大蒜酊、龙胆酊、陈皮酊2~4毫升;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5%葡萄糖液30~50毫升,20%安钠咖注射液1毫升、维生素C1毫升,每天1~2次,连用2~3天。
以上就是“小兔腹泻涨肚的防治要点,小兔腹泻涨肚治疗方法”的全部内容,小兔发生腹泻现象不及时救治的话肯定会要了她的小命,所以发现这种现象就一定要及时治疗。保证兔子的健康,减少兔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