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育苗方法介绍


以前,我国养殖石斑鱼[石斑鱼(英语:Grouper),属鲈形目,体长椭圆形稍侧扁。]的苗种主要从自然海区钓捕,浙江沿海至海南沿海有赤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青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苗种分布。随着石斑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自然苗种已供不应求。所以,近些年石斑鱼的人工繁殖[人工繁殖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亲体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并使受精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为苗种的过程。]已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现以赤点石斑鱼为例介绍一下人工育苗技术:

一、亲鱼[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可人工繁殖的或捕自自然海区。雌鱼选择体重0.5公斤~1公斤、腹部膨大而柔软者;雄鱼[此条目暂无内容,欢迎您参与编辑,享受分享知识的乐趣。]选择体重1.5公斤以上、清压腹部能流出**[**(semen)指雄性动物或人类男性在**时(通常处于性**状态),从尿道中射排出体外的液体。]者。雌雄亲鱼按1∶1~1∶3的比例搭配。石斑鱼是雌性先熟的雌雄同体鱼体,其6龄才转化为雄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自然海区的生殖群体中存在雌多雄少的性比失调现象,而且养殖条件下培育高龄大个体雄性亲鱼的时间长且费用也高,所以,亲鱼选择中的难题是性腺成熟的雄鱼不易获得。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的雄性亲鱼不足,可用外源性激素17α甲基睾酮不仅可以抑制卵黄生成,而且还可影响卵原细胞增殖和分化。对2龄~4龄鱼投喂50天药饵,每次剂量约5毫克/千克体重(累积量241.3毫克/千克体重),可使性转变的雄性亲鱼流精率达93.5%,授精率达81.1%,胚胎发育正常。为解决雄性激素药饵投喂法因摄饵量不均造成的“性转变”效果不稳定和每天投饲费工、费时等问题,也可采用将17α甲基睾酮植入鱼体的雄性激素埋植法来诱导石斑鱼提早“性转变”。17α甲基睾酮可一次性埋植到3龄~7龄成熟的赤点石斑鱼雌鱼内,50天~90天后雌鱼就转变为雄鱼鱼体,使石斑鱼“性转变”过程提早5年~6年。用它们的**得到的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的受精率达73%、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率97%,仔鱼发育正常,能达到人工繁殖的目的。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雌性高龄鱼的“性转变”时间比低龄鱼短,且较易获得释精的变性雄鱼。因此,在人工繁殖中应尽量选择较高龄的、个体较大的雌鱼作变性处理,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人工繁殖中性成熟的雄鱼比较难得的问题,还可应用超低温冷冻法保存**,在液氮罐中冷冻保存2个月后的**仍具有相当于鲜精的活力,不影响人工繁殖的效果。人工繁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鱼性腺的成熟度[成熟度即研究对象与其完美状态的相对值。],所以在诱导产卵[产卵指卵生动物将卵从母体中排出的过程,这里是指广义的卵,包括受精卵、未受精卵以及包在卵膜内的初期胚胎。]前,加强亲鱼的培育,促其性腺发育至关重要。在室内水泥池中蓄养或暂养石斑鱼亲鱼,通过人工强化培育,每日换水和吸污,亲鱼不用激素催产[读音催产 cuī chǎn1基本解释[expedite child delivery] 采取措施促使胎儿产出。]就能自然产卵受精,可获得优质的受精卵。

二、催产

选择好的雌性亲鱼,用细塑胶管或挖卵器自产卵孔插入约3厘米~5厘米深吸出卵粒,置于载波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成熟程度,卵粒若易分离、蛋**、饱满、卵径0.3毫米~0.5毫米、加透明固定液后核已偏向动物极,则成熟度较好。雄性亲鱼轻轻压腹部有少许**流出者成熟良好。石斑鱼**量少,检查雄鱼成熟度时切勿挤压太重。催产剂有鲤鱼脑垂体、绒毛膜*****、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LRH-A+PG的混合物等4种。雌鱼用PG10毫克/千克体重~12毫克/千克体重或LRH-A60微克/千克。以上剂量一般分两次胸腔注射,第一次注射量占总量的2/3,两次间的间隔时间在水温25℃~26℃度时为24小时左右。雄性亲鱼注射剂量是雌鱼的一半,均在雌鱼第二次注射的同时进行。注射用水为0.6%氯化钠溶液,将催产剂溶解或制成悬浊液,注射液量为每尾亲鱼一次注射1毫升~2毫升为度。

三、人工授精[人工授精(AI)是指采用非**的方式将**递送到女性生殖道中以达到使女子受孕目的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ART)。]和自然产卵受精

赤点石斑鱼人工授精宜采用干法授精法。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剂后10小时~13小时即可产卵,由上而下轻压雌鱼腹部,将成熟鱼卵挤入消毒过的白瓷碗中,反复5次~6次后即可将亲鱼轻轻放回亲鱼蓄养池中。随即再用同样方法将雄鱼**挤入白瓷碗的卵堆上。石斑鱼**很少,连挤5次~6次总计也不过1毫升~2毫升,但已足够用了。待最后一次挤精完成后,即用消毒海水[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浸湿过的洁净羽毛将碗中卵和**搅拌均匀,约1分钟~2分钟后加入少量消毒海水,继续搅拌5分钟后倾倒在消毒过的小脸盆中,加消毒的海水轻轻搅匀,静置片刻。所有受精卵都漂浮在水的中上层,死卵或未受精卵沉淀于底部。用消毒过的海水洗净受精卵,除去多余的**,以避免多精受精,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孵化器中孵化。

人工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以免****。由于石斑鱼属分批产卵鱼类,有连续多次产卵的生殖特点。

如果为亲鱼创造在产卵池中自然产卵受精的环境条件,就可以避免因人工授精时经常出现的卵子过熟或不够成熟的弊端,也可以减少因捕捞和挤卵、挤**造成的对亲鱼的伤害。所以,也可采用强化培育石斑鱼亲鱼的方法,促进亲鱼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产剂而能自然产卵受精,从而获得了优质受精卵,提高了仔鱼成活率,降低了畸形率。自然产卵方式优于人工催产授精。产卵时适宜水温25℃~27℃,海水盐度32~35,pH7.8~8.5,产卵池面积20平方米,水深约1.5米,池上方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升/分钟~50升/分钟。

四、孵化

石斑鱼产浮性卵,孵化应在环道孵化器或孵化缸中进行。孵化时鱼卵密度为50粒卵/升海水~100粒卵/升海水,水流速度以能使鱼卵或仔鱼漂浮为度。孵化用水必须清新,需经过沙滤和紫外光杀菌。水温保持在25℃左右,盐度30~33,并保持稳定。孵化过程中需适度充气,充气量太大或太小都不好,使海水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孵化中尽量清除死卵,以防水质变坏。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卵在以上条件下,自产卵受精后经过24小时可以孵出鱼苗。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