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鱼并没有癌症,说鱼的癌症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让养殖户们更容易理解,重视。
鱼类的癌症,说的就是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感染淡水鱼类的多子小瓜虫,感染海水[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鱼类的**[**(stimulus),作用于**系统(细胞、组织、**以至生物整体)并引起其反应的动因(内外环境的多种变化)。]隐核虫,俗称海水小瓜虫。当环境适宜的时候,其会大量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黏附于鱼的体表和腮部,导致鱼停止吃料,继发细菌**染等,由于其大量的集中在腮部,会造成鱼类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隐核虫的繁殖,受水温的影响比较大,25℃左右的温度下,繁殖非常快,当然并不能说明其水温高于30℃,其就不会出现,就比如现在,铁山港[铁山港是广西的天然深水大港,位于北海市东部,东邻广东省湛江市,地处北部湾中心,东经109°32’58.0238”, 北纬21°28’40.8809”。]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金鲳鱼已经发现少量的**隐核虫,也许去年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今年**隐核虫将如何发展,不得而知。
为何**隐核虫危害大、处理难度大,小二只说自己观点:
1、**隐核虫繁殖快,有多快呢?1个成虫1晚上可以**繁殖出1000多个幼体,1:1000,你可以想象是什么概念。
2、**隐核虫的生活史分为4个阶段,滋养体、包囊前体期、包囊期和幼体期,真正在鱼体上看到的虫,是滋养体阶段,对各种药物不敏感。
3、海水网箱养殖,水域太大,交换性强,外用药物很难起到效果,好多养殖户在网箱上**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硫酸铜等,小二个人觉得,没有效果,如果有效果的话,早就控制住了。
4、养殖户并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很少学习关于预防小瓜虫的知识,甚至鱼在吃料减慢的时候,都还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白露已过,早晚温差逐渐拉大,虽然现在水温还比较高,**隐核虫的数量还比较少;但是我们不应该抱着侥幸的心里去面对这样的情况。
小二推荐切实有效的预防方法:
内服[内服是汉语词汇,拼音nèi fú,出处《尚书·酒诰》。]:虫虫草[冬虫夏草仅仅是我国19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上,又简称“虫草”。],200g拌饲料1包内服投喂,连续投喂1个疗程,隔10天再投喂1个疗程,避开危险期[“安全期”、“危险期”,是指在月经周期内,属于卵子遇上**能成为受精卵而受孕的时间间隔称之为“危险期”,反之就成为“安全期”了。]。
或许有养殖户有疑问,敌百虫都杀不死海水小瓜虫,你虫虫草就能得?寄生虫分明就是寄生于鱼的体表和腮,你建议我们内服?
其实虫虫草的原理并不是能杀灭环境中存在的海水小瓜虫,而是让海水小瓜虫无法寄生在鱼体上,海水小瓜虫在环境中找不到宿主寄生,会自然死掉,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
对于养殖金鲳鱼、黄鳍鲷、黑鲷、石斑鱼、金鼓鱼等,小二建议大家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