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死、肌肉白浊

[白浊,又称尿精,系指在排尿后或排尿时从尿道口滴出白色浊物,可伴小便涩痛的一种病证。]

病主要发生在中、高密度养殖虾塘和高温季节,通常在水温28℃以上,养殖时间在50-80天左右较易发生,发病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

规格在60-70尾/斤,一般在富营养化且水质恶化的池塘极易发生。发病初期,一般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3斤死虾,随着水质持续恶化,每天在池底可发现20-30斤死虾,甚至有些池塘每天出现一两百斤的死亡量,蜕壳期间为死亡高峰期,若不加以控制,死亡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收虾季节,直至绝收。由于一般水表层很少能发现病虾,摄食也较正常,绝大部分死虾均是在池底才能发现,因此平时不易被及时觉察。

南美白对虾肌肉白浊、偷死(耗底)的防治方法

  症状:对虾的尾部、腹部肌肉尤其是腹部第四节至第六节变成不透明的白浊色,可扩大至整个腹部,病虾不安、剧烈运动,死于池底。常伴随黄鳃或黑鳃症状,有些可见软壳、空胃甚至死亡等现象。

  原因:高温季节中、高密度养殖,尤其到了中后期,对虾的排泄物、残饵,老化死亡的藻类,池塘内有机物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

积累在池中,或无法排干净,形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氧。同时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而氨在**化菌或光合细菌作用下转化**酸,**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可造成对虾代谢功能紊乱,抗病能力急剧降低,另一方面**酸盐损伤了虾鳃,形成了鳃部肿胀,出现黑鳃或黄鳃,破坏对虾携氧能力,造成对虾肝脏及鳃部出现异变如空泡化,进而造成了对虾的大量死亡。而水、底恶化又导致水体**、细菌大量繁殖,对虾在上述多种致病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白浊、死亡症状,实际是一种养殖环境恶化综合症。

  预防方法:

  “冰冻三尺

[冰冻三尺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明·兰陵笑笑生《**梅词话》。]

,非一日之寒”,养殖环境恶化,绝非一日形成,因此肌肉白浊、偷死(耗底)的防控应从清塘、肥水和前中期

[是介于前期与中期之间的一个过渡期。]

开始。

  ●选苗:选择优质、抗病力强的虾苗;放苗密度要与养殖环境匹配(虾池结构、水源、进水排污设施、增氧设施的类型和配备等)。

  ●科学管理:严格按照本书所要求健康清塘、健康肥水、健康养护水质和底质、健康投喂,关键时节,注意将解毒和防抗应激。

治疗方法:

  ●改底、活水:发病当天,白天在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旁边泼洒底必净1千克/亩·米,开动增氧机,傍晚时分别使用舒爽250克/亩·米和聚氧300毫升/亩·米。

  ●改底、灭菌:第二天使用舒爽250克/亩·米+安底250克/亩·米。

  ●内服营养强化:同时将立可康1%+增质宝1.5%比例拌料投喂,早晚各一餐,连续投喂3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