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生态保苗您该知道的四个事儿


在扇贝[扇贝是扇贝属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代称,约有400余种。]保苗[保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omiáo,意思是保证地里有足够株数的幼苗。]的过程中,由于池塘环境多变,对苗种**性大,导致死苗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针对保苗过程中经常遇见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

1、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生物多少合适?

前期贝类[贝类,即软体动物门。]刚进入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的时候,个体较小,摄食量小,因此饵料数不宜过多,防止倒藻[所谓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或pH变化过大,应维持在2-4个单胞藻[藻类是植物界最低等的一个门类,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作有机养料,营**生活并主要以细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所以藻类属于自养型真核生物,其中单细胞藻类,由于它们的个体微小,仅由一个细胞组成,肉眼难以看到,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在分类学上习惯把单细胞藻类列入微生物的范畴。](10×10);根据苗量的多少和个体的大小,逐渐增加饵料数。

2、如何肥水[肥水是汉语词汇,拼音féi shuǐ ,意思是水名。]

3月底至4月初,水温还较低,这个时期很多客户使用无机肥进行肥水,容易造成[造成是汉语词汇,读音zào chéng,解释为招致或引起。]氨氮过高、对贝类造成应激反应[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且水质不稳定。因此我们建议肥水时使用低温肥水专家配合肥泼(1kg/亩)和鱼虾可乐(氨基酸培藻精)(1L/亩),隔两天后追施一次,效果良好(如果*雨天,切忌盲目投肥料,处理不当易长苔)。

3、pH值如何调节?

在饵料充足,水色良好的情况下,水体中单胞藻较多,晴天时光合作用旺盛,会消耗大量CO2,使pH升高,如果达到8.7以上,会增加扇贝的死亡率。处理方法为每天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强效EM或速调107(1L/亩•米),可以有效降低水体pH值0.2左右。

4、糊网如何解决?

如果饵料或有机杂质过多,容易造成糊网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可以在网箱内直接泼洒活性芽孢[芽孢(endospore)又称内生孢子,是细菌休眠体。]*或益菌苗康(1L/亩•米);因为芽孢杆菌可以有效分解有机质,进而增加网箱的通透性,防止网箱内饵料过少。

5、雨前雨后如何应对?

下雨之前,应把网箱沉入水下20cm左右,因为雨后上层为淡水,而下层饵料相对较多,网箱沉入水下可以防止雨天倒藻,避免因饵料不足造成减产。

下雨之后,由于盐度骤变,易造成藻类死亡,且产生毒素,因此使用绿水解毒安(1L/2亩•米)进行解毒,因为有机酸可以解除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避免对贝类造成危害。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