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时候控氧是很关键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造成鱼的批量死亡。那么为什么出现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的情况呢?哪些原因又会导致出现缺氧的情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学习下,让自己可以规避这个风险吧!
一、气温高
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就不容易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因为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这时候一方面应该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增加池塘的含氧量[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含氧量为21%左右。],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
二、养殖密度大
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追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 大化,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本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了。另外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鱼长期的比较活跃,单一的一条鱼消耗的氧气也会增加,所以控制密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事情。
三、池底淤泥过深
池塘的淤泥里面有很多可以**的物质,其消耗的氧量比鱼更多,淤泥越多且消耗的氧气就更多,鱼能用的自然就少了,后就是鱼缺氧了。大家多观察一些鱼塘就会发现,经常需要增氧的鱼塘,其底部的淤泥一般都会比较厚实。很多人认为清淤只是为了清除池底的病菌,其实这个也是为了减少水里的氧气消耗。
四、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大量繁殖
一个池塘越久不管理,其微生物就越多,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微生物,它们需求的氧气也是极高的,能很大程度的影响池塘氧气浓度。池塘定期的杀菌和换水其实也有清理微生物的意思,因为这些微生物极有可能感染鱼群。日常养殖鱼塘一定要定期的换水杀菌,这能明显的降低鱼塘缺氧的情况。
一个鱼塘的管理是要多方面的,新建的池塘出现缺氧的情况比较少,是因为它暂时还没有这些情况的发生。老一点的池塘经常使用的话缺氧几率会高一些,大家一定要从各方面入手,减轻这样的缺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