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我们抓到田螺[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时经常会发现田螺身上长满了青苔,而随着田螺需求量的增加,有不少农户进行了人工养殖,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田螺身上长青苔的现象。那么田螺身上为什么会有青苔?如何防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田螺身上的青苔是怎么来的?
田螺在养殖时是需要饲喂各种饲料的,这些饲料包括豆粕、花生麸、鸡粪、牛粪已经烂瓜烂果等等。由于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同,饲喂以后,食物都会往下沉淀,当投喂的量太大加上又是蛋白质含量高的豆粕或者花生麸时,落到田螺的外壳上面,那么田螺是吃不到的。
投放的饲料过多田螺吃不完,就会一直在原地不动好几天,一旦田螺原地不动,那么外壳上的食物残渣就不会掉下来。而且这些饲料的黏性很大,容易粘在田螺的外壳上面,长期这样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营养丰富的食物积累在田螺的外壳上面还会滋生各种有害细菌和浮游生物,其中常见的就是青苔了。
二、田螺身上长青苔的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预防的方法相对更容易而且节约成本,是控制高蛋白[高蛋白是指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大约占人体重量的16.3%,如果超出就被称为高蛋白。]质食物的过量饲喂,比如说你饲喂的是高蛋白豆粕或者花生麸,那么一定要根据田螺总重量的1.5%~2%投喂,一般情况下,每亩的田螺产量在1600斤左右一年,在初期的产量可能没那么多,可以按照大概的比例投喂就好,一周投喂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了,因为是高蛋白的食物,一时半会吃不完的,而且剩下的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消耗繁殖,田螺还可以食微生物。如果是低蛋白质的瓜果类就要一周多次饲喂。傍晚饲喂,因为田螺是夜食性动物,怕光。
需要注意的是,饲喂高蛋白质含量的食物,按照一周两次饲喂,除了第一次种苗的彻底消毒以外,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再次使用石灰水[石灰水是指氢**钙的水溶液,浑浊的石灰水是石灰水中的氢**钙与二**碳反应产生沉淀。]消毒一次,每亩用一斤生石灰化水再均匀撒泼到养殖池里面。
2、根治方法
如果是已经大面积发生青苔危害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采取换水的方法把水里面的大量食物残渣群里干净,晚上放水,白天再注入水源,连续四五次可以减少青苔的生长,同时使用石灰水消毒,满水以后再消毒。当然,也可以购买其他消毒药物,但是一定要按照用量使用,避免造成田螺死亡。
3、注意事项
使用石灰水消毒还可以调节水质的酸碱度,酸性太高会影响田螺生长甚至死亡,常见的就是蛋白质食物发酵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氧气给田螺造成窒息死亡,而田螺喜欢的水质是弱碱性的,水质PH值在7~8之间为较佳。
上述就是关于“
田螺身上为什么会有青苔?如何防治?
”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公众号:huobao1866tv,或在网页底部扫描二维码直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