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市*江镇一南美白对虾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虾。]养殖池塘,面积3亩,水深0.6米,2台增氧机(见图1),2015年3月8日用漂**消毒,3天后水变清,用硫代硫酸钠解毒,并用过磷酸钙和EM菌肥水。3月15日放苗,共放15万尾一代苗。
2015年5月10日,塘中发现有虾偷死,之后每天在水面能见3-4尾死虾,整天都有虾在水的中层逆水游塘。
5月16日早上喂料之后,7点钟发现有虾跳,11点到池塘,简易测试盒测水质指标:pH值7.2,氨氮0.1mg/L,**酸盐0.03mg/L。提罾,见虾红须,红尾,红肝,空胃,虾大小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ēn cī bù qí,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大的5-6cm,小的仅有2cm,现在喂1#料,投料虾还是正常吃料。从池塘料罾中取5尾虾(见图2),从肝胰腺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虾用95%酒精保存带回公司进行病原检测。
经过24小时培养,5尾虾仅1尾虾的肝胰腺分离出少量细菌(见图3),病原检测白斑综合症
[《综合症》是韩国JTBC于2012年2月13日起播出的月火连续剧,由李成洙导演,金学智编剧,韩惠珍、宋昌义、朴建炯、曹在显、金成铃、金有锡主演。]**(WSSV)、传染性
[传染性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皮下与造血**坏死**(IHHNV)、黄头**(YHV)、传染性肌肉坏死**(IMNV)均呈*性,其中1尾虾对虾杆状**
[杆状**是一类具有囊膜包裹的双链环状DNA**,其基因组大小为80-180 kb,在自然界中以节肢动物作为专一性宿主进行感染和传播。](BPV)呈阳性,3只虾肠道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指的是位于皮肤或腔道表层的细胞。]微孢子虫(ECZ)呈阳性(见图4)。
6月3日再次对该养殖池塘进行了调查,客户反应虾生长慢,大小参差不齐,大虾有7-8cm,小虾仅3cm(见图5),虾不脱壳。从虾塘再取8尾虾用95%酒精保存,快递回公司进行病原检测,结果白斑综合症**(WSSV)、传染性皮下与造血**坏死**(IHHNV)、虾对虾杆状**(BP)均呈*性,5只虾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ECZ)呈阳性(见图6)。
分析:1、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hepatopenaei,ECZ)自2009年在泰国养殖的斑节对虾发现以来,引起了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两年来,针对其对南美白对虾的危害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被认为是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2、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主要侵害对虾的肠道表皮,进而感染肝胰腺,引起对虾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严重的出现肠炎和肝胰腺萎缩。对虾感染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生长速度变得缓慢,导致对虾个体差异大。但感染了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的虾,不会出现死亡,反而食欲正常,一样能正常吃料。
3、本病例中虾的主要症状是生长缓慢,大小参差不齐,通过先后两次采样进行PCR检测,所采取的大部分虾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呈阳性,对阳性目的片段进行测序比对,其序列与GenBank中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同源性为99%,因此本病例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感染。(利洋研究所雷燕张会军利洋水产药店更螺围店庞河辉提供201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