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新品种——鲻鱼


鲻鱼俗名乌头鲻、鲚鱼等。它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15-40厘米,一般体重150-250克,大者500-1500克。它是温热带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有的地方已进行人工[人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én gōng,泛指人造的;人为的 。]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人工繁殖鱼苗[也叫“鱼花”。]亦已成功。  鲻鱼为广盐性[广盐性(euryhaline)是指生物可耐受外界广阔范围的盐分浓度变化而能生活的性质。]鱼类,生命力较强,从盐度为38‰至咸淡水直至纯淡水都能正常生活。适温范围为3-35℃,较适暖水水域[水域指有一定含义或用途的水体所占有的区域。]。鲻鱼为杂食性,以食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小鱼小虾和水生软体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食动植物颗粒饵料,故食物物来源广,物化成本低。  鲻鱼是洄游性鱼类,喜欢生活于浅海、内湾河口水域,一般4龄鱼体重2-3公斤达性腺成熟,游向外海浅滩或岛屿周围产卵。鱼苗汛期为1-4月,引时最适于大捕捞收集鱼苗暂养。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育和驯化、淡化后,可在鱼塘[鱼塘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半咸水池塘和其他海淡水域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据养殖经验表明,鲻鱼成鱼[成鱼,是淡水鱼的一种,皮滑,主要颜色为黑色和褐色,可以人工养殖。]养殖既可主养又可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在鱼塘内混养鲻鱼,每亩可放养300-500尾,其他鱼类按常规放养,在不另投饲情况下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若主养鲻鱼,在鱼塘水深1米以上,每亩可放养3000-5000尾,如有充氧设备或流水性养殖,密度可多至8000尾以上。还可搭配适当的其他鱼种,饲养管理得好,当年鱼可长到300-700克以上。  鲻鱼肉质丰厚,味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达22%),无细骨,鱼肉香醇而不腻,不但可作饭店、酒楼的宴席佳肴和百姓美食,而且可将其加工成鱼糜、鱼丸、罐头等营养、保健、方便和美味兼备的食品;而其鱼卵可制作鱼子酱。鲻鱼肉性味甘平,对于医治脾虚、消化**、小儿疳积和盆血等症都有一定疗效,所以被视为海鲜疗佳品,深受人们喜爱。因此,积极发展鲻鱼的人工养殖业,对于提高优质鱼产量和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都大有可为。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