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黄花鱼,Larimichthys (D. S. Jordan et Starks, 1905),又名黄鱼,石首鱼科黄鱼属的一属黄鱼的统称。]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有多种养殖模式,养殖户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环境鸡自身资源等条件选择。今天为大家介绍黄花鱼网箱[网箱,具有存放物品容量固定、堆放整洁、存放一目了然、便于库存清点等优点,同时也提高了仓储空间的有效利用率。]养殖技术、黄花鱼池塘养殖技术,养殖户们可以参考一下。

黄花鱼网箱养殖技术

1、网箱的设置与规格

黄花鱼人工养殖技术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网箱设置与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的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网箱的规格与网目大小随着鱼种的长大而改变。养成网箱的深度,一般在3.5-4.0m间,网眼大小在20-60mm间。为避免鱼体擦伤,网衣材料选择质地较软的结节网片力好。

2、鱼种的放养

(1)、鱼种的选择

放养的鱼仲应选择体型均称、体质随壮,体表鳞片完整、无病无伤。同一网箱中放养的色种规治,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g以上尚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要在100g左右。

(2)、鱼种的运输

鱼种的运输方法有活水船、活水车、鱼篓、水箱、塑料袋充氧等方法。而作为生产性的批量长途运输,以活水船运输为佳。运输鱼种一般在水温降到18-16℃时的秋未,或水温上升至13℃以上时的春季进行为好。发病期间或饱食后的鱼种不得启运。活水船运输要选择暖和且风小的大气进行。24小时以上的后水船运输的鱼种,参考的密度为500尾/m3(规格75g),即40kg/m3左右,以其他水体运输的密哎,要比上述小得多。

(3)、鱼种的放养

流急海区的网箱,鱼种放养应选择在小潮水期间。鱼种运达网箱区后,可结合捞鱼装桶与倒进网箱的时间间隙,用高浓度的抗菌素适量福尔马林的淡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泡消毒。若使用封闭住水体运送鱼种的,在称入间箱时,妥避免比重与水温等条件的突变。可以在运送水体中加入门箱区海水的办法进行短暂的过渡处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根据网箱内水流畅通情况及鱼种的规格来决定。其参考密度,75g大小的为25尾/m3左右,收获前的宫度为12-14尾/m3,即6-7kg/m3.

3、网箱养成的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与投喂

(1)、饲料的种类与加工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饲料一般以冰冻鲐(鱼参)为主,或辅以粉状配合同料,经加工后投喂,一是用刀或切肉机切成适口的鱼肉块。该方法加工方便,在水中不易溃散,缺点是不便于添加添加剂,营养较单一。二足把冰冻鱼绞成肉糜,并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饲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而投入网箱中,该方法可以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饲料,或其他鱼、贝肉等饲料,也便于添加维生素等药物,营养全面。大黄鱼为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需求较高。据初步试验,养成阶段的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5%左右为宜,而碳水化合妆的含量应控制在5%左右。

冰冻鲐(鱼参)在解冻过程中很容易**,颜色变深,肉质松软,质量明显下降。为此,在加工前,宜以机械办法,把冻鱼敲散,然后用海水稍加浸泡,以饲料鱼表面解冻即可,沥干水即可进行加工。用这种办法加工的鱼糜颜色较浅、鲜度较好。不宜用长时间浸泡或用阳光热量来解冻。

高温期,全部用粉状配合饲料或浮水性膨化饲料效果也不错,粉状配合饲料与浮水性膨化饲料交替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浮水性膨化饲料时,应先把向料在1:1.5的谈水中浸泡20-30分钟使饲料完全吸水后投喂

(2)、投喂技术

大黄鱼养成期间一股每天早上与傍晚各投喂一次;越冬期间(水温10-15℃)一般每天一次,*雨天气时,可隔天一次。

当天的投喂量主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以及当天的天气、水色、潮流变化、养殖鱼有无移箱等情况来决定。湿性饲料日投饵卒在高温季节(水温29℃以上)约5%,高的达6一8%,越冬期间在1%以内。

根据多年实践,大黄鱼养成阶段,经加工的冰鲜饲料的饲料系数略高于5.

大黄鱼养成阶段的投喂方法同鱼种阶段,在投喂前及投喂中,尽量避免人员的来回走动,否则,将明显影响大黄鱼的摄食。

4、网箱养成的管理操作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的管理操作,基本上同鱼种培育阶段。但应强调的是,养成阶民生长快的是在高温期间,这时也是网箱上容易附生植物附着物的季节。要经常换洗网箱,一般每隔30天左右换洗一次。结合换洗网箱,对网箱中的养殖鱼进行挑出大与小规格的、留下中等规格的选别工作,并进行抗茵素、淡水溶液等浸泡消毒。为保持商品鱼的金黄天然体色,在养成后期,网箱上好加盖遮*布幕。

在水流不畅水质肥沃的连片网箱养殖区,要坚持每天早,午、晚三次检查鱼的动态,尤其是闷热天气,特别注意凌晨的巡视工作,防止缺氧死刍。

黄花鱼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的选择

大黄花鱼养殖的池塘要求水深在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条件好,面积一般会在10~20亩,好有淡水水源,并配备动力提水设备,便于调节水质。

放养前按常规严格清池、消毒除害,并用100千克/亩的生石灰改善了底质。

2、鱼种的放养

大黄花鱼养殖中,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放养。因土池养殖,发病时施药治疗较为困难,所以在入池之前做好鱼种的消毒工作十分必要。放养密度与鱼种规格、池塘条件有关,一般为600~1000尾/亩,并酌情混养少量的黑鲷等底层鱼类,以带动大黄鱼摄食并清理池底残饵。也可混养其它虾、蟹、贝类等,进行立体生态养殖

3、饲料及投喂

大黄花鱼养殖中,池塘养成的饲料及投喂,基本上类同于网箱养殖,不同之处强调如下:

(1)饲料种类与加工

为防止饲料的溃散而影响水质和底质,冷冻鱼饲料解冻、洗净、沥干后,以切碎成肉块投喂为好。若绞成肉糜,则要用粉状配合饲料调成粘性强、含水分较少的团状饲料再投喂。严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虾。

(2)投喂

池塘养成大黄花鱼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小潮汛换水困难时,可只投喂一次。若水质不好又无法进水时,也可以暂停投喂1~2天。其投喂量相应比网箱养成的略少,故养殖饲料系数要稍低一些。池塘大黄鱼投饵时,要把握定点、定时原则。地点好固定在近排水口处并设置专门投饵台,以便把残饵排出池外。投喂的速度要缓慢,时间相对长一些。若未见鱼群上浮抢食,或听不到鱼在水中摄食时发出的“咕、咕”叫声,便可停止投喂。

4、日常管理

(1)换水

大黄花鱼养殖中,每天必须换水,水质好时每天1次,反之则2次。在高温季节的中午,不宜换水,以晚上换水为好,换水量依水质情况而定。大暴雨后,池塘表层水的比重明显下降,换水时,应把表层淡水先排出,待海区潮位较高时再进水。长期高温晴朗天气时,可添加适量淡水降低盐度。定期(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水,改善水质和底质;并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2)巡塘

大黄花鱼养殖中,要坚持每天的早、中、晚巡塘,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又逢小潮水换水困难时,要特别注意做好晚上与凌晨的巡塘工作。认真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如有浮头不下沉的,要及时采取抽水等增氧应急措施。发现病、死鱼或无特殊原因而摄食量明显减少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常规监测

大黄花鱼养殖中,每天定时观测水温、比重、溶氧、透明度、水位变化以及鱼的摄食、活动、病害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水质差或发现鱼的情况异常时,应增加池水的氨氮、pH值、硫化物等水质监测项目,为查明原因、正确判断提供依据。

上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黄花鱼人工养殖技术的两种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们做好黄花鱼养殖。后提醒养殖户,无论采用哪种养殖模式,都必须加强日常饲喂管理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努力提供养殖收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