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红鲉放苗后急性游水的处理方法


广东珠海市斗门区[斗门区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一个市辖区。]白蕉镇[白蕉镇是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下辖的一个镇。]新一刘老板,养殖一塘水面5亩,水深1.3m池塘,2015年8月17日放养6~8cm黑鲷[别名乌颊鱼、黑立、黑鲷、海鲋、黑加吉。]5000条与2~3cm红鲉20万围网各一半,开3台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放苗后第二天出现黑鲷打转[打转,藏族**习俗。]、红鲉黑身游,不沉水,未处理。

8月19日,晴,黑鲷打转、翻肚鱼上100条,塘边游水[游水是汉语词汇,拼音yóu shuǐ,出自《管子·轻重甲》。]鱼约500条,红鲉黑身不计其数。上午9:56验水,pH=8.4,**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0.3mg/L,氨氮[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1.0mg/L。打转鱼鳃部沾有中量小环藻,部分鱼胃有料。1个钟后,使用“生命素(7瓶)+碧水安(7瓶)+速解安(7包)”分别泼水。

8月20日,晴,pH=8.4,**酸盐0.25mg/L,氨氮0.8mg/L,岸边见4条黑鲷死亡,红鲉未见死亡,总共下沉70%,并抽底水出,加河水。

8月21日,晴,pH=8.0,**酸盐0.3mg/L,氨氮0.7mg/L,黑鲷未见死亡与游水,红鲉仍有上百条黑身。

8月22日,晴,pH=8.0,**酸盐0.3mg/L,氨氮0.7mg/L,红鲉仅有20余条黑身游水。

分析:放苗时的水温、水质指标使鱼苗[也叫“鱼花”。]在运输后非常不适应,当时气温持续35℃死亡数量少量,又从指标上判断pH=8.4时,水温32℃,氨氮1.0mg/L可使鱼苗中毒,如果使用消毒剂必定有大量死鱼,指标最明显变化为pH,此打转症状就是对水质应激的表现,红鲉在本地养殖品种中算耐低氧、耐毒性的鱼类之一,黑身可恢复。同时,处理时怀疑运输有药物作用,所以对鱼苗使用“生命素”解药残、抗应激(白蕉水产药店郑静琳提供2015.8.25)

8月20日(上)及21日拍摄(下)

发病当日(上)及22日拍摄(下)

处理前后(上下)对比

研究所检验报告

报告所述样品2的肝胰脏组织切片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