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养殖常见病弧菌病防治技术


1.病原:从病蟹中分离的细菌[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有弧菌[弧菌(Vibrio)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性菌。]、假单胞菌、噬纤维菌、产黄杆菌等。铃木康二(1980年)报道,溶藻性弧菌和假单胞菌是引起梭子蟹[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溞状幼体大量死亡之细菌,成蟹[稻田养蟹: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在细菌感染7~10天后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2.流行:细菌病在夏季高温季节较常出现,死亡率可达50%左右。

3.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病蟹外部症状表现为昏睡、体弱、甲壳变色。鳃水肿,不透明,鳃上皮加厚。步足颤抖和麻痹。解剖症状为血不凝固[凝固(solidification)指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微粒便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由液体变为固体。]或凝固很慢,血细胞[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减少,细菌在血中可以观察到。

4.防治方法: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质量和换水率。成蟹每千克饵料配1克抗菌素[抗菌素是一种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投喂7天,同时用1克/立方米水体(有效氯[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尤其作为消毒剂时)中**能力相当的氯量,可以定量地表示消毒效果。]25%~30%)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全池均匀泼洒。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