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体
[水体 ,水的集合体。]消毒能否与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同时使用?
水产养殖的“原水”进塘要消毒,水体恶化要消毒,发生病害要消毒,倒藻要消毒,消毒的目的就是要杀灭病原菌、**、有害虫卵,为养殖水体建立优质微生态环境创造条件。若消毒后投放益生菌间隔时间过长,不但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反而给病原菌或**创造了暴发条件,因为消毒后的水体其微生态功能几乎空白,没有杀灭和空气中浮游的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会迅速占领空白,在此之前必须最快地投放不受消毒剂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影响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扩张。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时配合使用不同微生态菌种制剂应特别注意,长期实验证明,水产养殖常用的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钠、聚维酮碘、一元二**氯、漂**等消毒剂对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植物*杆菌没有大的影响,可在消毒同时投放使用。漂**对类球红细菌(红菌保)没影响,过硫酸氢钾消毒剂对上述益生菌都没有影响。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同时使用过硫酸氢钾消毒剂(卫克)进行消毒效果较好。
2.如何长效、快速肥水?
水产养殖中肥水的目的是培藻,培藻的目的是利用水体的“三氮”及鱼、虾、蟹的代谢产物和残饵,提高水体溶氧量,优化水体三极循环(养殖生物-水生植物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微生物)生态平衡。除投放水生植物所需的基本营养外,适量投放益生菌会使水生植物生长更快更稳定。研究证明,投放少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多黏类芽孢菌,配合类球红细菌(红菌保)使用会使水生植物保持健康生长,其原理是这些菌群所代谢的超**物歧化酶(SOD)、5-氨基乙酰丙酸、维生素和活性酶有助于藻群的光合生长和低级脂肪酸、“杂蛋白”分解产物的吸收利用,可较长时间稳定水体生态。
3.如何快速降解氨氮?
微生物制剂都有不同程度利用氨氮生长的功能,要想迅速降解氨氮就要搭配利用氮源强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类球红细菌有较好利用氨氮生长的功能。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类球红细菌(按1∶1∶2配比),用量2~4千克/亩,另组合使用SOD生物改底或亚原消底改2千克/亩,每10天用一次,可长期维持氨氮指标在安全值。
4.如何降解**酸盐
[**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养殖水体中产生的**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的中间产物。由于养殖塘残饵、粪便累积过多,使氨氮不断产生,加之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 Nitrifying bacteria ) 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酸菌和硝酸菌。]群的天生惰性和对代谢条件的挑剔,所以,当温度相对较低、藻相不平衡或供氧不足时,硝化细菌群代谢迟缓而导致养殖水体的**酸盐蓄积升高。氨氮、硝酸盐、**酸盐都是组分不同的氮源,实际上可被不同的微生物菌群所利用,鉴于大多微生物生长代谢都需求氮源的生物特性,释放不同益生菌群组合对于降解养殖水体中**酸盐十分有效。降解**酸盐的方法为:多黏类芽孢杆菌2千克/亩+多糖*酸菌2千克/亩+肥水精华1千克/亩组合(**酸盐1毫克/升以下用此量,高于1毫克/升时要加量)一次性泼洒,2~3日内可降至安全值,然后使用亚源消生物改底长期控制,适应于淡水、海水养殖塘使用。
养殖池塘若**酸盐过高,首先采用黑土精全池泼洒,间隔2~4小时,全池泼洒硝化宝,其用量为500~1000克/亩,该方法显效时间比较长,但一旦降解**酸盐后效果持久。
5.如何防止或控制倒藻?
水体无机营养盐过低、有机营养过剩、分解营养的前体菌群减少、高温多雨都是引发倒藻的因素,也是水产养殖的高风险环节,大量的藻毒素也在不停地交替产生,导致胰脏病变、空肠空胃、肠炎等病害发生,需及时补充无机营养盐(如钙、磷、镁等),加之补充前体菌群+少量藻种,很快就可以培育新的藻群。但要注意的是倒藻后不管什么藻都会产生藻毒素,这些藻毒素会不同程度地损坏养殖物种肝胰脏和肠道而引发病害。预防的方法是倒藻后先用高升100A、B型各500毫升/亩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再用复益多1~2千克/亩+应激保1千克/亩+红菌保2千克/亩泼洒(注意增氧)。
6.如何清除水面泡沫油状物?
由于水体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过多或倒藻引起池水表面出现大量泡沫,或黄褐色油状物积蓄,引起水质发臭、缺氧。可用复益多2千克/亩+解淀粉芽孢杆菌2千克/亩,配合多糖*酸菌2千克/亩。好转后泼洒亚源消2千克/亩。
7.如何应对水产动物应激反应
[各种紧张性**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
现代生物学研究证明,应激反应使得虾体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持续升高,促进了体内蛋白质分解,脂肪**加速,引起代谢紊乱。应激后皮质醇持续升高引发免疫抑制。当免疫体系平衡时,病原受到健康免疫细胞的抑制很难发病。一旦免疫体系不能正常工作时,潜伏在机体的病原即可启动,造成病害或急性死亡。因此,应激调控是保护免疫机制的关键。方法为:①定期使用高升100拌料投喂,泼洒生物应激保1千克/亩+红菌保2千克/亩,对调控应激具有很好的效果。②采取三甲胺乙内酯进行抗应激,通常每亩水体(1米深)泼洒250克应激宝即可。
1.来源:《科学养鱼》杂志社
2.作者:无锡中科活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王栋
3.微信号:kxyy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