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细菌性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多发,在我国的大部分养殖区,细菌性肠炎病一般发生在4月-9月份,对淡水鱼类如草鱼危害极大。2015年4月中旬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实习基地养殖池发现草鱼幼鱼发病,对其观察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细菌性肠炎,每天使用蒜素、食盐、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进行治疗。现将此次草鱼细菌性肠炎发病症状、治疗处理情况、防治建议总结如下。

  1、草鱼细菌性肠炎的发病症状

  4月中旬连续*雨低温之后,在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实习基地养殖池发现不同程度的发病草鱼,在池边可见少量草鱼离群独游。捕捞病鱼仔细观察发现:症状轻微的病鱼体色发黑;病情严重者,腹部膨大,体侧有出血点,*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黏液从*门流出。解剖鱼体可见,鱼体肠壁充血肿胀,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较多**黏液。草鱼食欲减退,病情严重的开始停止吃食。经实验诊断可知致病菌为革兰氏*性短杆菌,为细菌性肠炎。连续五六天*雨之后,病情恶化,每天死鱼量由之前的1-2条上升至7-8条。

草鱼细菌性肠炎的治疗与预防

  2、草鱼细菌性肠炎的治疗处理情况

  确诊为细菌性肠炎病后,每千克鱼用大蒜素0.02克和食盐0.5克拌饲料投喂,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投喂三天;每千克鱼用氟苯尼考粉0.1-0.15克拌饲料投喂,每天中午一次,连续投喂五天;每周用草鲫五病灵进行消毒处理。用药一段时间后,死鱼量逐渐减少,解剖患病鱼体,腹腔腹水减少,肠道局部充血减少并趋于正常,可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此后由于连续五六天*雨降温,病情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死鱼量大增,死亡量高达75%。

  3、草鱼细菌性肠炎的防治建议

  对于草鱼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检测手段和防治药物。因此针对此病,应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为了减少该病带来的损失,可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3.1及时清塘消毒

  每年开春时,对鱼塘进行干法清塘:放干池水,清除淤泥,全池泼洒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80-120g/㎡);也可带水清塘:全池泼洒生石灰(200-250g/㎡),或有效氯含量30%的漂**[漂**是氢**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₂ ],有效氯含量为30%-38%。](20g/㎡)全池泼洒。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嫩、爽,水质指标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鱼种放养前用8-10mg/L浓度的漂**浸泡15-30min。

  3.2选购优质饲料科学饲喂

  选购优质、适口性良好的饲料,避免饲料过于干燥,导致养殖鱼类进食后伤及肠道,引发肠炎感染。在投喂的时候,以七八成饱为宜,严格按照“四定”的要求投喂。投喂新鲜饲料,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3.3加强养殖管理

  供应良好养殖水源,加强日常水质管理,特别在高温季节,草鱼的摄食和排泄量都很大,应及时调控水质,避免水质恶化,可以用微生态制剂等绿色无污染的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经常巡塘,一旦发现病死鱼,及时清理,以免扩大感染。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定期消毒,以防止其他有害病原滋生,造成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