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505]湖北荆州桥市镇龚张村张师傅,有一小龙虾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稻田养殖池塘(图1),呈L型,面积7.5亩,水深0.6米,环沟水深1.5米,1台1.5kW水泵和1台1.5kW的喷水式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原塘自繁自育的小龙虾。
2018年5月15日每天投喂60斤颗粒料,15斤面条,5月15日,多云,池塘出现水浑,小龙虾吃料变差,根据情况初步判断池塘轻度缺氧,使用“碧水安(加强型
[加强型:沉积岩区叠加褶皱的一种类型,此种叠加褶皱发生在早期褶皱轴面近直立,而早、晚两期构造挤压应力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是仅使早期褶皱进一步压紧,压扁,或产生同向次级褶皱使其复杂化。])”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1包。
5月16日,大风,小龙虾开始出现死亡
[死亡是相对于生命体存在(存活)的生命现象,意指维持一个生物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的永久终止。],约20尾,规格均大于4钱/尾。地笼
[地笼,也称作地笼网、地笼王等。]中无死亡的虾。
5月17日,大风,死亡约15斤,地笼中发现零星死亡。
5月18日,多云,天气闷热,死亡30余斤,其中地笼中死亡约20斤。上午10点左右塘口测得池塘上层溶氧3.14mg/L,底层溶氧2.06mg/L,水温28℃。“碧水安(加强型)”2瓶,“底居安(加强型)”1包,“底加氧(加强型)”2包。
5月19日,小雨,死亡量12斤,地笼中死亡1斤左右,早上测得池塘底部溶氧3.54mg/L。
5月20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
5月21日,死亡约10斤,地笼中无死亡。
取濒死小龙虾4尾,解剖发现其头胸甲易分离(图2),肝脏发白(图3),鳃丝微黄,胃、肠道无食(图4),镜检鳃丝杂质较多(图5),部分有少量纤毛虫。使用普通培养基对肝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24h后挑取优势菌落,经16SDNA测序初步鉴定为柠檬酸杆菌。取病虾鳃与肝脏组织用95%酒精固定送公司研究所
[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用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白斑症**呈阳性(图6)。用波恩氏液保存病虾各病变组织送研究所做病理切片
[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用切片机切成薄片,再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观察,结果显示肠上皮细胞有明显核肿大现象,细胞零星坏死(图7)。
之后每隔7天使用一次“碧水安(加强型)”,“底居安(加强型)”,“底加氧(加强型)”,用量同上。死亡量逐渐减少,最终稳定在每天3斤左右。
分析:1、每年4-6月份水温升高至20℃以上,是白斑综合征**病的高峰期。小龙虾养殖池塘缺乏增氧设施,遇到闷热天气极易出现缺氧现象,进而诱发**病发生。发病虾大多体质差,抵抗力
[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弱,极易继发感染细菌,加重死亡。
2、建议平时重视调水、改底,改善池塘环境,减少耗氧源;内服保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发病。发病后,及时增氧,减少死亡;慎重消毒、杀虫等,避免强烈**而加重死亡。(利洋水产药店桥市店高东晓技术部张吉鹏提供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