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斜带髭鲷池塘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



1、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条件:选用换水[《换水》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进祥。]条件良好的沙质底或泥沙质底的池塘,池深2.5~3m,水深1.8~2.5m。


2、清塘与肥水:在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投放前彻底进行干塘消毒[消毒 是指**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细菌芽孢的方法。],清除池底污泥。鱼种投放前1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0~150kg全池泼洒消毒1次,曝晒3天后注入50㎝深的水,然后培育浮游生物,一般每亩施生物肥[狭义的生物肥料,是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使农作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的制品,也被称之为接种剂或菌肥,它本身不含营养元素,不能代替化肥。]15~20kg,待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变成茶褐色后,再向池塘注水50㎝。池塘水位提高后,向池中投入嗜弧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制剂 zhìjì ,药物制剂,简称为制剂(Preparations)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剂型要求所制成的,可以最终提供给用药对象使用的药品。]进行调水。


3、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当水温升至11℃以上时,即可向池内放养苗种。规格要在10~20尾/kg以下,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为900尾/亩左右。苗种应选择体色[昆虫的颜色多数是由体壁和它的衍生物产生出来的,也有的来自不同的皮下组织或血液。]一致且近似天然苗种体色的个体,要无伤病、无寄生虫、体形正常。


4、饵料[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投喂:以新鲜或冰冻杂鱼及自制浮性颗粒饵料为主。一般每天投喂3次,养殖前期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8﹪,中期为5~6﹪,后期为6~7﹪。投喂做到定时、定点。


5、水质管理:高温季节池水深度要达到1.8m以上。每隔10天换水1次。


6、巡塘:随时观察鱼的状态。


7、鱼病防治:池塘定期用碘制剂进行消毒;每隔10~15天施1次多菌种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定期给日本斜带髭鲷内服生物免疫促长剂、中草药制剂等。




(摘自《齐鲁渔业》2013.30.1)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