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是河蟹生长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暴雨经常发生的时期,此时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容易污染,极易缺氧[缺氧(hypoxia),是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夏季池塘养蟹要做到“五防":
一、防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是许多水生动物的栖身地和庇护所,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以便水生动物呼吸。]腐烂[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水草在池塘养蟹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河蟹生长和产量,夏季管好水草对全年河蟹养殖十分重要,这一时期要防止水草腐烂,高温期水草冒出水面,经强光照射开始死亡,必须采取措施清除漂浮水草,如不清除,水草开始腐烂、发臭,造成水质急剧恶化,使河蟹中毒死亡,应采取割头或删除办法清理,经常加水换水,保持水深1.2米左右,使水草不冒出水面。
二、防敌害[敌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dí hài,释义是危害某种动物的动物。]侵袭
主要是及时捕捉蟹池中的青蛙、水老鼠等敌害生物,排除对河蟹的侵害,特别是河蟹蜕壳时,防止敌害生物的干扰。
三、防河蟹逃逸
经常巡塘,了解河蟹的吃食、活动情况,检查防逃[ ...]设施,一旦发现河蟹有逃走现象,要及时堵塞漏洞,更换损坏的防逃设施和进水口网罩,特别是大风暴雨天气,更要防止河蟹逃逸。
四、防缺氧
夏季蟹池水温较高,再加上水质恶化,容易造成河蟹缺氧死亡,这一时期,要多开动增氧设施,闷热天或*雨天,白天要适当开机增氧,高温期要经常换水,保持蟹池内有充足的溶氧。
五、防病害
夏季高温期水质恶化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一时期要做好防病工作,10—15天使用生石灰[生石灰,主要成分为**钙,通常制法为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在高温下煅烧,即可分解生成二**碳以及**钙(化学式:CaO,即生石灰,又称云石)。]全池泼洒进行杀菌消毒,净化水质,也可用微生物制剂等改善水质、底质,控制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发现病蟹、死蟹要及时弄清病因,对症下药,及时治疗,7—10月,交替使用生石灰、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氯[二**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等消毒剂,同时在饵料中添加内服药进行预防,5—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5个疗程。排除致病因子、致病因素对河蟹的干扰,减少病害的发生。
作者:泗洪县陈圩农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