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

[白对虾,对虾科海洋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早期患病,症状

[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

都轻微难以觉察。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严重到无法处理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对虾发病的常见症状表现:

南美白对虾发病症状对照表:教您判断虾病症状!

(一)活动情况:

摄食减少或变慢;

游动异常(大量顺水流游动。游动速度比水流快很多、大量缓慢游水、离群独游等);

人靠近或蹬脚不见对虾跳开;

池边挖坑静伏其中;

软弱无力,容易抓捕;

白天大量惊跳。

(二)环境变化

水色、水化、水味(含气味)、土色等的变化。

(三)体表症状

(1)触须

[触须,泛指动物身上粗短的突起,具有听觉、触觉以及嗅觉等功能。]

红须(整根触须发红,是应激、中毒

[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

或细菌

[细菌(学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

症状);

断须(触须断裂或断掉,是缺钙,细菌、纤毛虫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大多数纤毛虫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有纤毛,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或中毒症状);

长须(触须超过体长的1.5倍,是中毒、IHHNV病、等慢大症状);

断须(触须短过体长,是缺乏营养或慢性肠炎症状);

黑须(触须变黑,是中毒症状);

花白须(触须色斑杂乱不一,是应激、中毒或细菌症状)。

(2)头壳

白斑(是白斑**或细菌感染症状);

斑块(是IHHNV**症状);

虾*弯曲或粗短(中毒、慢**毒病或蜕壳障碍症状);

水肿(头壳两翼肿起水泡,是缺钙、中毒或蜕壳障碍症状)。

(3)鳃部

黄鳃(细菌、藻类、真菌、纤毛虫症状);

黑鳃(藻类、细菌、纤毛虫、真菌或中毒症状);

绿鳃(藻类附着症状);

蓝鳃(蓝藻附着症状);

红鳃(重金属或中毒症状);

烂鳃(细菌或中毒症状)。

(4)肝脏

黄肝(是病变早期预兆);

黑肝(是肝脏细胞开始坏死的症状);

白肝(肝脏完全坏死的初期症状);

红肝(急性应激、中毒或长期消化**

[消化**(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症状);

肿肝(肝脏肿大,是病变早期预兆);

缩肝(肝脏萎缩,是病变后期症状);

空肝(又叫玻璃肝,肝脏变透明,是肝脏完全坏死症状)。

(5)步足游泳足

黄脚(步足游泳足前端发黄,应激或细菌初期症状);

黄腿(步足游泳足后段发黄,细菌或纤毛虫初期症状);

红脚(应激、细菌中后期或中毒初期症状);

红腿(细菌症状);

黑脚(严重中毒症状)。

(6)肠胃

红肠(急性肠炎症状);

白肠(慢性肠炎症状);

断肠(消化**症状);

空肠(中肠后盲囊中空,严重病害症状);

空胃(贲门胃中空,长时间不进食症状)。

(7)腹节

分节(慢**害早期症状);

弯弓(即抽筋,营养**

[营养**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由不适当或不足饮食所造成。]

或严重应激症状);

软壳(甲壳偏软,桃拉**或轻度缺钙症状);

硬壳(即厚壳,甲壳偏硬偏厚,长时间脱壳障碍症状);

毛壳(甲壳附着大量纤毛虫,严重缺钙或纤毛虫寄生症状);

烂壳(即褐斑,严重缺钙与细菌症状);

红体(桃拉**或细菌症状);

白浊(寄生虫、应激或营养**症状);

肌肉坏死(**或中毒症状)。

(8)尾扇

红尾(桃拉**或细菌症状);

毛尾(纤毛虫附着症状);

烂尾(桃拉**或中毒症状);

断尾(严重中毒或细菌症状)。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