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的水质调节

1.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

  整个培育期间的水温可控制在25~32℃。前期温度要求低些,溞状幼体[ ...]Ⅰ期最适水温为25~26℃,以后逐渐升高到30℃左右。后期,即大眼幼体,水温可以在27~32℃。应注意:溞状幼体Ⅴ期临**时,水温要求略为低些,保持在26~28℃。在幼体培育期间,若水温降至22℃则幼体发育慢,20℃可引起死亡。

2.盐度[绝对盐度是指海水中溶解物质质量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幼体培育期间,盐度以27‰~30‰最为适宜[适宜的表达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早期可以略为高些,溞状幼体Ⅰ期~Ⅱ期为27‰~35‰;Ⅲ期以后为23‰~31‰。注意在幼体培育期间特别要防止盐度的大幅度升降。
研究表明:锯缘青蟹[青蟹(学名,Scylla serrata)属甲壳纲,梭子蟹科。]幼体有较宽的盐度耐受范围,在盐度23‰~35‰的范围内均能发育成仔蟹,但以盐度27‰的成活和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情况最好。适宜早期幼体(溞状幼体Ⅰ期~Ⅲ期)生长的盐度是23‰~35‰,后期(溞状幼体Ⅳ期~大眼幼体期)的生长适宜盐度则是23‰~31‰。锯缘青蟹有产卵洄**为,即锯缘青蟹在交配后性腺成熟时,从河中及咸淡水区游到外海产卵。大多数幼体抵达河口沿岸时已是大眼幼体,之后**为仔蟹。表明在自然海区中锯缘青蟹幼体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身体各**、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产质的改变。]过程经历了从高盐到低盐的过渡。鉴于锯缘青蟹幼体随着生长发育,其适宜盐度逐渐下降的特点,在生产性育苗[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过程中应及时调节好适宜的海水盐度,以利各期幼体的生长发育。他们的研究还表明,溞状幼体Ⅰ期、Ⅴ期和大眼幼体期的幼体死亡率较高,而Ⅱ期、Ⅲ期和Ⅳ期的幼体则生长较为稳定,这说明Z溞状幼体Ⅰ期、Ⅴ期和大眼幼体期对环境较为敏感,因此在育苗中应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

3.pH与溶解氧

  pH保持在7.8~8.6,含氧量维持在4毫克/升以上,有利于幼体的发育和生长。

4.氨氮

  其浓度应控制在600毫克/立方米水体以下。

5.换水

  育苗生产中,换水应视育苗水质的实际状况而掌握每天的换水量。

6.充气[【词语】:充气 【注音】:chōng qì 【释义】:1.通过加压,使气体进入物体内。]

  溞状幼体Ⅰ期~Ⅱ期微弱充气,池水[《池水》是青言之写的网络小说连载于连城读书。]呈微波状;Ⅲ期~Ⅴ期气量加强,池水呈微沸状;大眼幼体期~幼蟹期强充气,池水呈沸腾状。

7.吸污、换池

  在育苗过程中,如果池底较脏,要用虹吸管吸底,清除脏物。必要时换池,防止泛池。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