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皮病,裂头病,黄颡鱼套肠症,我们知道在黄颡鱼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中这主要的几种病害都呈现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养殖的过程中做到及时地预警**,做到“无病早防,防重于治”,结合临床防治案例,有“一消、二调、三服、四改”的程序化用药方案,按照使用[使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ǐyòng,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模式,亩投入预防药品成本约为150元,可有效预防降低发病的风险,减少发病几率。具体为:

  一消。在高峰期定期使用灭菌药物,控制水体里有害病原菌的感染。如超碘、复合硫醚沙星、菌毒清等,一般一月定期使用2次左右,防止用药超量,造成药害。

  二调。水质的好坏是养鱼成败的根本,在使用消毒药物三天后,使用通威饲料伴侣或通威光合菌全程泼洒,可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控制水体有毒有害物质[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如氨态氮、**酸态氮、硫化氢等超标。

黄颡鱼养殖病害防治

  三服。在疫病高发期,定期拌料添加免疫促长素、黄芪多糖、益生肽等免疫增强剂,有效提升鱼体抗病能力,5天一个疗程,每月内服2个疗程。黄颡鱼养殖细菌**害较为有效的药物为氟苯 尼考、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硫酸新霉素[一种抗生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同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甲砜霉素等。

  四改。黄颡鱼养殖对水质的改良很重要,可以使用制剂对底泥进行螯合、分解,防止有害物质的扩散。如解毒分解底改、解毒救底丹或多效底改王等,每月使用1-2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