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养殖欠下“氧债”,不要让夏季漂参化皮来偿还


水产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过程["过程",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中疾病[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暴发,问题层出不穷,珠江所林文辉老师颠覆传统,提出一个全新观点: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氧债[依据能量平衡的原理,首先将运动后恢复期的机体额外耗氧命名为“氧债”(O2debt)并提出产生“氧债”的原因是由于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赖以获取能量的肌糖分解产物*酸(lacticacid)在恢复期被部分(约20% )**而促使其余*酸(约80% )再次转变为肌糖的缘故,即偿还运动过程中所欠的“缺O2”债务。]引起的,池塘水质管理是在“还债”,疾病的暴发实际是在池塘调控过程中欠下的氧债造成的,此观点更是得到了广大业界朋友的认可。
海参养殖过程中夏季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与否。前期的管理不善,底质[底质是矿物、**、土壤的自然侵蚀产物,生物活动及降解有机质等过程的产物,污水排出物和河(湖)床底母质等随水迁移而沉积在水体底部的堆积物质的统称。]不佳,堆积大量有机质[有机质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包括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及其分泌物以及土体中植物残体和植物分泌物。],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欠下“氧债”,夏季高温期极易出现底热、海参掉底、漂参等疾病,其实质是在偿还“氧债”。

1.“氧债”如何产生?
(1)水体[水体 ,水的集合体。]中藻类丰富,光合作用过强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造成氧气溢出,且藻类夜晚消耗大量氧气,欠下“氧债”。
(2)残饵粪便以及烂草过多,增加底部负担,在分解的过程当中消耗大量氧气,欠下“氧债”。
(3)夏季温度过高,水体垂直分布,极易形成水体分层,导致上下水流交换不畅,上层富氧水体无法到达下层,引起底部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热量,形成恶性循环,欠下“氧债”。

2.“氧债”如何偿还?
(1)养殖过程中定期补充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泼洒“强效EM”或者“*酵素”发酵液[发酵液(fermenlatin broth),指的是液体培养基接人微生物菌种,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微生物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合成菌体及分泌产物,这种经微生物代谢后的液体叫发酵液。]配合“底改”和“利生素”补充有益菌群,促进有益藻类繁殖,稳定水体,提高养殖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2)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化学类和生物类改底交替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性极强,提高圈底**还原电位,抑菌除臭;“底速安”或“底生氧”可快速减小水体分子表面张力,打破水体分层;“底改”或“利生素”进一步分解残饵粪便烂草,使底质和水质长时间处于最佳状态。
(3)养殖过程中定期增氧: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可搅动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对流,在大雨过后配合“氧力源”或“速氧”快速增氧,打破水体分层,预防底热。

夏季高温多雨是底质疾病爆发的诱发因子,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氧债”的积累超过了水体环境的最大承受限度,才是爆发大规模疾病的根本原因,会导致硫化氢急性中毒掉底、底热漂参化皮等。因此,在日常的养殖中应更加注重水质的调节,底质的改良,避免“氧债”的过度积累,可有效预防疾病的爆发。


作者:宝来利来水产皮口店张辉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