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山地区,硬池养虾从11年夏天开始出现,少数几家**
[**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育苗
[育苗(yùmiáo )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场的老板把夏天闲置的育苗室拿来肥水养虾,试验阶段,放苗密度多数控制在150尾/m³以下,增氧
[ ...]设施沿用了**苗室的增氧管,这样的增氧管曝气
[曝音pù,bào为工程技术沿用的习惯读音。]量小,易出现夜间缺氧浮头等问题,严重影响养殖,导致最终每立方水体的产量不超过4斤,再加上11年夏季白虾价格偏低,45尾斤的价格在12元左右波动,除去养殖成本,硬池养虾基本没有利润可言。
直到2013年,**行情一路下滑,**场的大佬们为了生活,开始各自寻找出路,有的人开始了石斑鱼苗孵化、有的开始做起了牙鲆标苗、有的开始标出虾苗、有的盯上了海马养殖等等,各种各样
[【释义】: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的出路,让**场的大佬应接不暇,后来虾价的攀升让大多数**场选择试养白虾。首先在增氧曝气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
[奇思妙想(拼音:qí sī miào xiǎng),释义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下面让我们来见识见识:
第一种:沿用传统**育苗的曝气管,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第二种:在**育苗用的曝气管上装上8-10个沙气石来增大增氧,这中增氧水流较大,但是气泡过打,导致空气与水体接触面积较小,增氧效率不足。
第三种:由于沙气石气泡较大,部分人将沙气石改成黑色曝气管,增氧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第四种:增氧管直接代替一截**管,这纯粹为了安装简单而衍生出的,其增氧效果远远不像想象的那样理想,气头的曝气管气量较大容易导致气尾曝气管少气或者没气。
但无论如何,以上四种增氧模式的效果都不尽人意,它们都有一个不易排污易底臭的通病。
下一期我将给大家介绍较为优秀的增氧模式,望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