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缺硒症是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猪缺乏硒元素而引起的,病猪的骨骼肌[骨骼肌是分布于躯干、四肢的随意肌。],心肌都会有相应的病变,有三种类型的病变特征,本病可以进行注射治疗,但是需要以预防为主。那么,猪硒缺乏症如何防治呢?本文为您具体介绍。

猪硒缺乏症如何防治

猪硒缺乏症发病机制

猪硒缺乏症如何防治

猪缺硒病是微量元素硒缺乏而引起猪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俗称白肌病[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因病变部位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发病死亡猪的骨骼肌、心肌、肝脏的变性和坏死以及渗出性素质。

硒与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在维持细胞完整性的生物学作用已有许多研究,硒是谷胱甘肽[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 +glycine,GSH)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过**物[过**物是指含有过氧基-O-O-的化合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酶能消除在生物**过程中所产生的脂质过**物,而维生素E作为抗**剂它的作用是抑制或降低生物膜类脂产生过**物。保护暴露于高浓度脂质过**物的细胞膜[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构成的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膜,膜厚8-----10nm,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其膜外侧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作用。当硒、维生素E缺乏时,谷胱甘肽过**酶活性降低。以及脂质过**物增多,从而损害生互膜结构,尤其是线粒体、内质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膜易受损害。

过**物的ROOH游离基还能破坏溶酶体,释放水解酶来损害细胞。结果,细胞膜系统不稳定性可能增强,细胞控制过**作用的能力降低致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可遭破坏。因此,当动物营养中缺硒时,特别是幼畜生长发育快,代谢盛、细胞增殖快,则其**过程必然强烈,产生的过**物的抵抗力和耐受力均低,产生过多的过**物,必然损害细胞的膜结构,特别是亚细胞膜首先发生损害,当应激因素发生时,即可促使处于低硒临界水平的幼年动物发病。

根据骨骼肌的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因肌细胞细而长,又称肌纤维。]分型、猪低硒时,选择性[狭义的选择性,包括化学方面的选择性和射频方面的选择性。]的侵害Ⅰ型,使Ⅰ型纤维首先发生变性和坏死。由此可以认为早期的硒缺乏症肌纤维的变性坏死,肉眼出现可见的灰白色条纹状的变性坏死灶,即是Ⅰ型肌纤维首先被选择性的损害的结果。随着病程的进展,Ⅰ型肌纤维大量破坏,尤其是溶酶体破坏时,释放大量水解酶而破坏相邻的肌纤维(Ⅰ或Ⅱ型),所以可以认为Ⅰ型的病变是原发的,Ⅱ型是继发,随着病变的扩大,Ⅰ与Ⅱ型肌纤维都发生变性和坏死,此时用ATP酶法,分不清Ⅰ与Ⅱ型,而是一片纯利润散性坏死病变。

猪硒缺乏症流行病学

地区性:在地表土壤中硒的含量不同,所以在贫硒地区,根据土壤含量可分重病区、轻病区、非病区,黑龙江、甘肃、云南等省重病区面积较大。

季节性:每年发病均可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由于温长的冬季饲养,又缺乏青绿饲料,易于造成某些营养的缺乏或失调。此外与年度的波动与各年的气候雨量等自然大环境有关,丰收年少发,灾年多发。所以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缺硒病的生物地理化学性流行病,缺硒地区常发生本病。

群体选择性: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尽管成年与幼龄阶段的猪均有发病,但主要是仔猪发病多,据徐照极(1980)在曙光农场猪群1963-1978年间猪白肌病年龄别统计结果;出生后2月龄间哺*仔猪发病率21.37%,2-4月龄断奶仔猪为10.7%,而育肥、成年猪仅为8.4%。

改良和**猪比本地种对缺硒敏感易于患病。同窝仔猪发育良好的个体多发,而且发病急,病情重(常突发,急死于心源性休克)。

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暴发流行,本病多发区因含硒量不足,猪处于亚临床症状阶段,一旦因气候、饲料等突变,**注射等因素的作用,可发生本病的暴发流行,养猪生产中应注意。

猪硒缺乏症症状

依经过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依发生的**可分为白肌病(骨骼肌型)、心肌(桑椹型)、肝坏死型。

病猪体温一般在正常范围之内,发病时精神沉郁,以后则卧地不起,继而呈昏睡,食欲一般减低,严重者废绝,眼结膜充血,偶见眼睑浮肿,皮肤病初白毛猪可见粉红色,随病程进展逐渐转为紫红或苍白,颈下、胸下、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常出现发绀。

骨骼肌型的病猪,初期行走时后躯摇晃或跛行,严重时则后肢瘫痪,前肢跪地行走,强行起立时则见肌肉战栗,常发出嘶哑的尖叫声。心肌型的病猪听诊时有出现心率加快、心率不齐等变化。渗出性素质的病猪,可见皮下浮肿,育肥猪因缺硒引起广泛肌肉变性坏死时,可出现肌红蛋白尿。

猪硒缺乏症预防

采取在饲料中添加硒或补加含硒和维生素E的饲料添加剂,料中加**酸钠0.022克/千克、维生素E2~2.5克。对低硒地区的母猪,妊娠后期(分娩前2~3周)注射1次(0.1%**酸钠注射液10~15毫升、维生素E500~1000毫克)。

猪硒缺乏症治疗

主要以肌内注射为主,0.1%**酸钠液,仔猪0.5~2毫克/次,在首次注射后,经3~7天再注射1次效果更佳;育成猪、肥猪、母猪一般注射10~15毫升。临诊上通常将维生素E作为防治硒缺乏症的辅助药物与**酸钠合并使用,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维生素E50单位,含硒1毫克,肌内注射仔猪1~2毫升/次。并多喂小麦和麸皮(富含硒和维生素E),注意合理调配饲料。

除猪外,牛、绵羊、山羊与骡、驴、鸡、鸭、火鸡、鹿、兔、水貂、犬、猫、鼠类等动物均可发生,人类缺硒可发生克山病,大骨节等。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多加注意。猪硒缺乏症如何防治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