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之后的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经过屠宰去皮,按部位分割,几经伪装之后,这样的老母猪肉[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猪科动物家猪的肉。]是很难分辨的。但是却被混为普通猪肉卖。那么母猪肉能吃吗,母猪肉的危害有哪些?以下做个介绍。
母猪肉能吃吗
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管理条例一般指针对某一项目、团体制定的规则,使其有条不紊的进行的一种方法。]》的规定,只要是经过检疫并合格的“母猪肉”是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的,而且根据商务部颁布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生猪定点屠宰厂屠宰的**[**不是一个单独的物种,而是家猪中专门用于繁殖的雄性(种公猪)和雌性(种母猪)亲猪。]和晚阉猪,应当在胴体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标明相关信息”的规定,只要是经过检疫并标明是“母猪肉”的,是可以食用的。但根据国家标准《鲜、冻片猪肉》,公、母**及晚阉猪是不得用于加工鲜、冻片猪肉,因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母猪肉究竟能不能在市场流通仍然是谜。
营养专家介绍猪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无论是母猪肉还是公猪肉,两者在组成成分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不用担心母猪肉会对身体造成委会。如果大家对母猪肉仍有芥蒂,那么买猪肉的时候应该学会鉴别母猪肉。和普通的猪肉相比,母猪肉皮肤厚硬、粗糙发黄,皱纹多,毛孔[毛孔是指脱除毛根后皮或革的粒面上露出来的孔状结构。]粗大而深,肌肉呈深红色[深红色是在原有的红色基础上降低了明度而得,是红色系中的明度变化。]或暗红色[医学上,红色有鲜红、淡红、暗红之分。],肌纤维粗,纹路明显,断面颗粒大,含水分少。
母猪肉的危害
所谓的“母猪肉”是指专门用来繁殖的、年老以后被淘汰了母**的肉,准确叫法是“老母猪肉”。老母猪肉是可以吃的,但是比较老,而且一般很少(**本来就是少量的),没有多少人吃。以前的牛肉也很老,其实就和老母猪肉一样,因为以前的牛肉都是耕牛老了以后才被吃,现在则有了专门的菜牛(**)。西餐里面的牛排很嫩,不仅与火候有关,也和原料有关。老牛喜欢吃嫩草,何况人呢。
好不要吃母猪肉营养差,无香味。更严重的是母猪肉含有危害人体的物质——免疫球蛋白,特别是产仔前的母猪含量更高。食用母猪肉易引起贫备、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GB或Hb。]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一定不要食用。因此,要弄清母猪肉的基本特征,认真加以鉴别,防止误购误食。
如何辨别母猪肉
母猪皮粗而厚,显**(能用漂**刷掉),毛孔深而大,毛根呈丛生“小”字形,背脊上尤其明显。因此,母猪皮常被卖主剥去,冒充无皮肉出售。而肥猪肉则皮薄、细白,毛孔浅小。母猪的奶头长、粗大、较硬,故常被削掉。母猪的脂肪组织色黄、干涩,有力捏搓时,好像带有砂粒一样,并与肌肉分离;而肥猪肉的脂肪则密而细嫩、色白。母猪瘦肉条纹粗糙,呈暗红色;而肥猪瘦肉纹路细短清晰,呈水红色,水灵细嫩。母猪的排骨弯曲度大,背脊骨筋突出,显**,骨头特粗。
母猪的骨髓呈污红色,且有**油样液体渗出;肥猪的骨髓中则无**油样液体。母猪的肚子比肥猪肚子要大一到两倍,外面显得干涩,不像肥猪肚子那样外面有一层很滑的粘膜。母猪头比较大,嘴巴长,嘴两边有较长的獠牙,猪蹄粗大且磨得扁平。母猪肉很老,不易煮烂。食用母猪肉易引起贫备、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等疾病,一定不要食用。母猪肉猪皮比一般猪皮厚,毛孔也粗,臀部皮肤有米粒大的凹窝,肉质粗糙,有腥味;特别瘦肉部分呈现深红色,比一般育肥猪和瘦肉型猪的肉色深;腹部肌肉较松弛,肌肉与脂肪层易剥离;*房部位的肉细、软、有皱纹,*腺萎缩,有的母猪肉肉皮与皮下脂肪间有一层红晕或红色层。
母猪肉能吃吗,母猪肉的危害就是以上介绍,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按照现行的国家技术标准规范,母猪肉、公猪肉不能用于加工、切片和按照部位加工成分割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