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即池水的温度[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它是包括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在内所有鱼类的重要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条件之一。黄鳝对水温尤其敏感,俗话说黄鳝有“四怕”,即怕冷、怕热、怕光、怕吵,其中前“两怕”都与水温有关。
1.黄鳝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黄鳝的生长[生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温度范围为15~28℃,最适的温度范围为23~25℃。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黄鳝停止摄食[简介摄食是指机体为个体生存、保障身体各**的功能和从事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所进行的取食行为。],钻入土下20~35厘米处越冬。在夏季[在中国夏季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当水温超过28℃时,黄鳝摄食下降,在天然环境下会钻入泥下或洞口低温处蛰伏。在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环境里,若池底为水泥或砖石结构,黄鳝会表现不安、浮游于水面,长时间高温会导致死亡。
2.养殖环境中的温度调节与控制对于夏季较高的水温,一般采用遮荫[遮荫,读音是zhē yīn,汉语词语,出自《水浒传》,释义是遮蔽阳光,使*凉。]降温措施[措施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池边搭遮荫棚架[棚架,读音péng jià ,汉语词语,意思是用竹木等搭的有篷的架子。],上盖遮阳物,或种植瓜果类,使其枝藤爬上棚架,加水、冲水、换水也是夏季降低水温的措施之一。水温还会影响[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物的思想、行为、性质。]水体中其他动物的生长,影响各种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从而间接地影响黄鳝的生长。对于一年四季水温的不断变化的事实,在养殖中要考虑到黄鳝有效的生长时间,就要重视保温、加温、控温、降温等各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