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障碍是指动物在繁殖过程(包括配种、妊娠和分娩等几个环节)中,由于疾病等因素造成不能受孕,或受孕后不久胚胎或胎儿发生死亡。其中有传染**因,也有非传染性因素所致。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母猪[在猪类中,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被称为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综合症》是韩国JTBC于2012年2月13日起播出的月火连续剧,由李成洙导演,金学智编剧,韩惠珍、宋昌义、朴建炯、曹在显、金成铃、金有锡主演。]病因,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防治。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病因

  1、营养性因素

  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夏季是炎热的高温高湿季节,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散热能力差,猪的采食量、活动量相应下降,母猪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致母猪**排卵规律出现紊乱,从而影响配种和受孕,并出现死胎和弱胎现象。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病因,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防治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或不足高温高湿使饲料中维生素的稳定性遭到破坏,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A、E是维持母猪正常繁殖活动基本、有效的维生素。由于维生素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从而易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的缺乏或不足,导致母猪的受胎率[母畜配种后实际怀孕的百分比。]下降,并致胚胎的发育异常。

  营养片面,青饲料缺乏或不足夏季**采食量下降,摄入的营养物质片面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如硒元素、维生素A、E缺乏),加上青饲料缺乏或供给不足,极易影响**的正常繁殖活动。

  2、环境温度因素

  种公猪的**活力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环境温度越高,**活力则越低。夏季有些养殖场(户)猪舍的气温高达38℃~40℃,有些甚至更高。在气温过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种公猪的性欲下降,**品质稀薄、量少,活力明显下降,死精、弱精增多。如对母猪的配种时机把握不及时,则极易造成母猪空怀不孕。该因素是导致夏季母猪受胎率下降的直接因素。

  3、运动不足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的运动量相对减少,加上目前一些养猪场(户)对**使用定位栏养殖,运动量更是显得不足。如种公猪的运动量过少,则会导致**活力下降,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如母猪的运动量不足,则会影响母猪的正常**排卵,同时也会使母猪四肢乏力而影响配种受孕。

  4、公猪的使用因素

  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公猪的热应激明显,有的养殖场(户)在高温天气下仍然白天使用公猪采精和配种,而且不注重对公猪的合理使用,久而久之,则对公猪的损伤较大,极易引起公猪的性机能下降,**品质稀薄、量少,**活力下降,死精、弱精增多,从而严重影响母猪的受胎率。

  5、病原性因素

  ①、细小**病该病影响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母猪在哪个阶段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该**,一般会致母猪不**、不孕、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以及导致母猪产仔数量减少等。空怀母猪感染后可影响母猪的正常**,一部分母猪会出现持续性不**;母猪配种初期感染后会致母猪既不出现返情症状,也不怀孕产仔;母猪怀孕初期感染后会致一部分胚胎早期死亡,并被母体吸收;母猪怀孕中后期感染会致一部分胎儿中途死亡,胎水被母猪吸收,母猪腹围减小,或产死胎、弱胎、木乃伊或产少得可怜的几头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一般母猪在怀孕70天后感染该病,母猪虽可正常生产一部分仔猪,但通常仔猪带毒,并成为新的传染源。

  ②**型猪瘟该病会致猪的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母猪发生繁殖生产障碍。母猪妊娠10天前感染,会致早期胚胎死亡或被母猪吸收,母猪出现返情或产仔数量减少;母猪妊娠10天~15天感染,会增加死胎数量;妊娠中后期感染,会致死胎、弱胎,胎儿产后生长发育**;母猪产前一周左右感染,虽不影响仔猪的存活,但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③乙型脑炎该病主要是由蚊蝇传播,且夏季多发。公猪感染乙型脑炎后,主要表现为**炎,性机能减退,**品质下降;母猪感染乙型脑炎后,除母猪易发生急性流产外,经产母猪血液中抗体高,则表现为配种困难,流产、产死胎等。一般母猪感染乙型脑炎后,其产死胎、木乃伊,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均超过40%,经产母猪则在20%左右。

  ④钩端螺旋体病该病能引起怀孕母猪的胎儿死亡、流产和降低仔猪的存活率。该病的潜期为1周~2周,母猪在怀孕个月感染,胎儿一般不受影响;第二个月感染,则引起胎儿死亡,母猪流产和产木乃伊;第三个月感染则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和降低仔猪的存活率。

  ⑤鹦鹉热衣原体病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患有该病的病猪及其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带毒传染,该病可危害各个年龄段的猪,但对妊娠母猪为敏感,病原可通过胎盘屏障渗透到子宫内,导致胎儿死亡。一般初产母猪、青年母猪不仅发病症状显著,而且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经产母猪一般发病症状不明显,仅出现产死胎现象。

  ⑥布氏杆菌病该病易感染成年公猪和成年母猪,导致公猪急性或慢性**炎和副睾炎;导致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

  ⑦蓝耳病(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该病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内的仔猪易感染,母猪表现消瘦,厌食,腹部、*房发蓝,流产,早产,产死胎和弱胎。

  ⑧猪伪狂犬病一般哺*仔猪感染该病后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死亡;成年猪呈隐**染,无明显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和弱仔猪,并在出生后几天内死亡。该**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传播,也可通过*道分泌物和胎盘传播。

  ⑨猪附红细胞体病该病各个年龄段的猪均可感染,母猪感染该病后会引起贫血,消瘦,拉稀,流产,死胎,受胎率降低。

  ⑩弓形体病该病会致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并致仔猪产后急性死亡。

  母猪生殖道感染主要是由于卫生条件差,污染源过大或母猪初产胎儿过大以及母猪发生难产,补救方法不当或处理不及时等引起母猪生殖道受损,以致继发感染子宫炎、子宫内膜炎、*道炎等生殖道疾病,造成母猪不**,**不正常,屡配不孕或引起妊娠母猪流产等。

  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如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维生素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原因。一些药物的使用、霉变饲料毒素等也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防治

  预防

  一、后备母猪引种及饲养管理

  1、后备母猪的引种

  从**场引入健康母猪,45天隔离,采血,血清检测,观察精神,状态,采食量,有问题猪及时淘汰。隔离结束后,逐渐驯化,并入生产,同时在配种前接种**,猪瘟,伪狂,蓝耳,细小,乙脑,伪狂等。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保证性成熟与体成熟协调,能够正常**配种,而不能当作肥猪饲养。90公斤之前后备料自由采食,90公斤后到第一次**后备料限饲,并饲料添加**,每天公猪诱情2次,以促**。后备母猪一般在2-3个情期初配,标准为饲养230天,背膘厚18-24毫米为宜,配种前1-2周,逐渐更换哺*料,并每天增加0.5公斤,增加排卵数,提高初产产子数。

  许多猪场存在后备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排除营养,疾病,体形,霉菌毒素等因素外,普遍是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和**操作造成的,公猪诱情查情马虎,母猪合群运动等工作不到位。

  250天不**可用合群运动,饥饿+优饲法,并配合**散,PG600等**,270天仍不**,坚决淘汰。

  二、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怀孕前期(0-30天),目的是保胎,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在子宫内

  2、怀孕中期(30-85天),目的体况调整,喂料量2.2-2.5公斤,饲喂过多将减少泌*期采食量,每多喂1公斤泌*期采食量将减少2公斤。

  3、妊娠后期(怀孕85-110天),目的是提高出生重和母猪产后有良好的泌*性能。逐渐更换为哺*料,喂料量增至3.0-4.0公斤,促进仔猪出生重。

  4:怀孕110天-分娩,保证正常分娩,每餐减少0.5公斤,直至2.5公斤,直到分娩。

  为提高母猪使用效率,减少非生产天数,配种后18-24天进行第一次查情,30-45天第二次查情,好使用B超检测。

  三、哺*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后当天不为料,第二天喂1.5KG,以后每餐增加0.5KG,约在7天达到大采食量6-8KG,达到高采食量的时间越早,仔猪发育越好,母猪体重损失约小,不会影响下一胎的**配种,产后一周母猪自由采食,日饲喂量以2.5KG为基础,每带一头仔猪增加0.3KG,断奶前母猪控制在3分膘中等体况。

  总之,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大限度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其断奶仔猪的数量和质量,更有利于后期的生长,使猪场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防治

  1、饲料营养方面

  对于母猪,要严控饲料的质量。不能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应注意在适当的阶段饲喂合适的饲料。对于后备母猪应该是高能量、中蛋白的饲料,这样有助于后备母猪的生长。对于经产母猪,在哺*和妊娠后期要饲喂优质饲料,这样有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

  为了提高动物对于优质饲料的利用率,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部分促进营养吸收的物质。例如胆汁酸[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微生态制剂。这些促进剂还有保护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胆汁酸可以*化脂肪、激活脂肪酶,增强脂肪酶活性,促进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外源性胆汁酸的加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饲料的浪费。胆汁酸还有保肝护胆的功效。

  2、环境控制

  由于限位、限饲等苛刻生活条件导致母猪出现许多呆板的行为,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更应该搞好环境控制,防止高温、高湿、噪音、机械损伤等应激因素对母猪繁殖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夏天,在中小型养猪场要注意通风,减少**的沉积,降低母猪感染疾病的几率。

  3、做好各种免疫

  只有做好免疫注射,防止各种疾病特别是蓝耳病、细小**病、日本乙脑、伪狂犬病、猪瘟等**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母猪的健康状况,才能发挥母猪的繁殖性能。

  4、改善生殖营养

  在做好环营养供给和环境控制的条件下,可以添加一些功能性添加剂,改善动物的生殖营养,对于母猪生殖机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改善生殖营养是解决母猪生殖障碍综合症的根本。添加动物保健品,不仅改善母猪的现有的繁殖能力,还要具有保护动物机体**的功效。杜仲叶提取物是国家二类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一方面可以改善动物的亚健康,提高母猪免疫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肝护胆,改善动物的繁殖性能,提高泌*能力,是一种理想的生殖营养改善剂。

  总结

  1、加强猪的科学饲养和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猪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防止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切实做好**的接种一定要按合理的、规范化的免疫程序,使用质量过关的**,把接种工作做扎实。而且要注意细节及操作规程。对于后备母猪一定要在配种前做好以上四种**的注射。

  3、早期正确诊断是关键在疫病多发而复杂的情况下,正确诊断是预防和控制繁殖障碍病的关键。当前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是多因素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普遍存在,很难找到单~病原,因此,应通过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后确诊。对无治疗价值的病残猪,应及时淘汰。

  4、严格检疫要从知名度高的**场引种,避免引进带毒阳性**。引进**后,应严格隔离饲养和检疫,45d后方可与本场猪混养。

  5、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兽医卫生定期消毒、定期驱虫,灭鼠、防雀、灭蚊蝇、不养犬猫,对于流产的胎儿和胎衣要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病因,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防治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总之,我们要采取综合措施,做好母猪保健预防工作,提高和恢复母猪的生产成绩,合理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指标,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猪效益。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