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异地引种与流通频繁,以及各种应激因素增多,免疫抑制[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率较高,导致猪副猪嗜血杆菌病呈高发态势,对仔猪[仔猪piglet;pigling小猪。]群健康危害严重。因此,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因素,增强自身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防止其他**、细菌的混合、继发或诱发感染,对于控制该病非常关键。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副猪嗜血杆菌为革兰氏*性菌,该菌血清型多达15种以上,结构复杂多样,分离比较困难。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常见菌,在健康猪的鼻腔中基本都有存在。由于该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也被称为病原微生物,其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易造成危害,但在条件变化时随时会成为致病菌而引发疾病。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尤其在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各种应激因素,如,极端天气导致气温骤冷骤热、饲养密度大、圈舍通风**空气污浊、长途运输拥挤不堪或仔猪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保护以及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抵抗力下降时,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临床上常以继发感染的形式出现,带菌猪和发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断奶前后的仔猪和保育猪群易感,如果与蓝耳病、圆环**病、猪瘟等**性疾病混合感染,可增加仔猪的死亡率,造成更大危害。

  

二、临床症状

  急**染往往发生于体况良好的仔猪群,有时前一天晚上仍活泼健壮,次日早晨即发现死于圈内。一般病猪体温普遍升高,达40.5~42℃,患猪精神萎靡,皮肤发红,可视黏膜发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食欲下降或停食,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严重者后期体表皮肤会逐渐变为酱红色,个别猪只皮肤甚至坏死脱落;同时还有关节肿大、跛行、步态僵硬等表现;部分患猪身体震颤,出现共济失调现象,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快会倒地死亡。

  发病后如果转化成慢**例,病猪逐渐呈现贫血消瘦状态,皮肤苍白、发青、变紫,耳尖发绀卷缩,被毛粗乱,典型的如刺猬样毛猪,并伴有轻度咳嗽气喘症状;有些病猪还会出现心源性水肿,在后肢关节腔及关节腔附近皮下,可见浅**冻胶状水肿液;少数慢**例猪只也会死亡。

  

发病后治疗方案:

  该病往往以继发或混合感染形式出现,一旦症状有明显的表现,说明细菌已对实质性**和微循环造成了损伤和破坏;加之,仔猪本身体弱,要靠机体自身的抵抗力与耐受力来战胜疾病恢复健康。因此,对于该病必须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鉴于猪副嗜血杆菌不同的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为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试验,选用高敏药物对症施治;同时辅以营养与免疫保护方法,增强猪体的自身抵抗力,方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高热不退的病猪,可在当天肌内注射复方板蓝根[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可以败火解毒,预防疾病。]注射液+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复方板蓝根用量0.3毫升/千克体重,氟尼辛葡甲胺用量0.05毫升/千克体重,每天1次,高热消退即应停用。

  如果伴有关节肿大、跛行、疼痛严重者,可在饲料中添加盘尼克(主要成分:阿莫西林、增效剂等)+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连用3天,以缓解疼痛和跛行;盘尼克用量1000克/吨,卡巴匹林钙用量500克/吨,饮水用量减半。

  对病情比较轻微,饮食欲逐渐恢复的仔猪,可在饲料中添加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可溶性粉,连用7天;黄芪多糖用量500克/吨,头孢噻呋钠用量500克/吨;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绿益态+板青颗粒(主要成分:板蓝根、大青叶等),用量均为1000克/吨,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其他感染,使仔猪尽快康复。

  以上“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家了解了吗?养猪过程中,还是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治,搞好猪群的卫生,这样会大幅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猪场的利益。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