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染。]为近年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鳗鲡细菌性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也是欧鳗养殖过程中危害和引起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几乎所有欧洲鳗[目前,的人工繁殖技术仍然没有得到突破。]养殖场均发生[发生最早出自汉 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发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约90%。败血症在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及日本鳗鲡中均有发生,但日本鳗鲡发病机率较低。败血症于黑仔至成鳗期均易发生,尤其当规格达20克以上时易发生,气候变化大的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水质恶化或突变的养殖池易发,药物**如甲苯咪唑、福尔马林、高剂量的含氯消毒剂等易**造成脱粘病,进而暴发败血症。本症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途径有口和接触感染两种。本病传染能力强,一般全场一池鳗发病后,将导致全场感染,引起的死亡率,一般达到2~10%左右。
1、病原
病源有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败血症、脱粘在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常合并发生,首先发生脱粘病,紧接并发败血症;日本鳗鲡一般仅发生败血症。
2、症状
败血症一般体表腹部皮肤出血,使腹部呈红色,腹腔积血液,内脏呈败血状:肝脏呈苍白色,肾脏肿大,消化道呈卡他性[“卡他”是向下滴流的意思,用来形容黏膜渗出液多,所以卡他性是症状性描述,一般出现在临床。]肠炎,脾脏肿大。病鳗体弱,在水流缓慢处顺水游动或于池底逆水游动,不摄食,体色变浅,鳃盖膜水肿、充血,鳃瓣水肿,色变浅,鳃丝呈烂鳃症状,严重时头部下鄂充血,似红头症状。
3、预防
在疾病流行季节,避免使用**性强、副作用大的驱虫剂[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杀人体内寄生虫的作用,用治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以及保持适当的投饵量和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能减少发病率。
4、治疗
(1)调整水质、维持稳定的水环境,降低投饵量,饵料中添加维生素、中草药,持续投喂。
(2)拟指环虫感染时采用高效低毒的驱虫剂后,以S-高聚碘1~1.5毫升/立方米全池泼洒2~4天。
(3)在严重死亡时,再在池水中添加0.1~0.3%的食盐。
(4)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待后期细菌感染严重时再使用低剂量的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