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的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是指通过人为模仿母鸡孵蛋的行为,制造适宜的环境,对鸡蛋进行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往往受气温、风雨、干旱等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相是对社会环境而言。]条件的影响以及鼠、蚊、蛇、蚁等天敌的危害,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常不高。而人式孵化可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的孵化率,缩短孵化期,增加当年稚鳖的养殖时间。在鳖卵的人工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湿度,表示大气干燥程度的物理量。]是主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所以要正确掌握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
(1)温度
鳖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摄氏度[摄氏度是摄氏温标(C)的温度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左右,在这种温度条件下,经45天可孵出稚鳖。如果温度超过4摄氏度,鳖卵就会死亡;若温度过低,胚胎发育缓慢。
(2)湿度
鳖卵孵化的最适湿度(沙子的含水量[含水量是**实际含水多少的指标,**孔隙中所含的水重量(Gw)与干燥岩土重量(Gs)的比值,重量含水量(Wg);岩土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空隙在内的岩土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Ww)。])为5%-25%。鳖卵对低湿度的忍耐力[忍耐力是指忍受疼痛和苦难的能力。]较强,而对高湿度的忍耐力较弱。低于2%或高于27%的湿度(沙子含水量),都对孵化不利。为了保持适当的湿度,把卵埋在10厘米-13厘米深的沙床中比较合适。但用孵化器[孵化器是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后引入经济领域,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孵化时,由于室内湿度经常保持在饱和状态[饱和状态在电子科学技术中,饱和状态是指晶体管的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工作状态(即开态).],水分的保持较好,卵上盖5厘米厚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