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天晴,黄颡鱼水花突发气泡病大量死亡

广东省佛山市九江镇[九江镇于2005年1月10日由原九江、沙头两镇整合而成。]有一黄颡鱼“开花”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面积3.5亩,平均水深1米,3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放养黄颡鱼水花150万尾。

2017年4月21至25日,持续*雨天气,26日下午转为暴雨。

4月27日,*转晴[*转晴是现代的一本小说,作者,李萧兰,首发网站:凤鸣轩小说网总共字数:235224...],吹北风。池塘水色暗绿稍爽,上午用简易测试盒测得水中氨氮0.1mg/L、**酸盐[**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0.1mg/L、pH值8.2、溶氧8.75mg/L、水温23℃、饱和度[饱和度可定义为彩度除以明度,与彩度同样表征彩色偏离同亮度灰色的程度。]102%。

4月28日,晴天。全天停电,未开增氧机。中午13:00巡塘时鱼苗[也叫“鱼花”。]情况正常。下午17:45发现池塘水色浓绿(图1),水体中不断有小气泡[气泡,是在工程上一般由气体通过小孔进入液层分散而成。]逸出,水中树叶表面附着大量气泡(图2)。大量鱼苗翻肚且狂躁不安的游动、打转、弓身,有冲撞器皿或小船现象,继而靠边或死亡(图3)。病鱼腹部胀气(图4、5),部分胃部有食物,规格约1cm/尾。检测水质指标:氨氮无、**酸盐0.05mg/L、pH值9.5、溶氧“爆表”(图6)、水温25.5℃。组织病理切片检测显示:脑及周边软骨、鳃、肝组织中均可见气泡,脑中气泡周边组织细胞发生核固缩,鳃中气泡导致鳃上皮肿胀(图7、8、9)。

立刻开启3台增氧机曝气[曝音pù,bào为工程技术沿用的习惯读音。],使用4包“速解安”进行气泡病[气泡病就是养殖池水中含氮量或溶氧量过饱和而进入鱼体栓塞在组织内的疾病。]急救,然后从河涌注新水入塘20cm。过了约40分钟后,再次检测水质指标,发现溶氧已明显降低。

晚上23:00巡塘时,发现鱼苗已无翻肚、狂游症状,但不见其觅食,往天这个时间都会见到鱼苗上水面觅食。

4月29日,晴天。上午测得池塘溶氧正常,且未发现翻肚、狂游的鱼苗,塘边可见少量死鱼苗,腹部仍有气体却不肿胀。后使用2包“利苗多”,进一步稳定水体。

分析:1、雨后天晴,藻类繁殖速度加快,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易导致水中溶氧过饱和。加之遇到停电,增氧机不能正常工作,无法通过曝气来降低水中的气体饱和度,最终导致池塘溶氧“爆表”,发生气泡病。

2、水花鱼苗规格小,体质弱,气体调节能力差,气泡病是常见病。水花培育池塘应提高水位;定期使用“利苗多”培育浮游动物和有益菌[有益菌一般是指在人体肠胃生长的、对人体健康起到正面作用的细菌或真菌。],抑制藻类快速生长,稳定水体;加大增氧机使用力度,调水、稳水、曝气,预防气泡病发生。(利洋水产药店九江店林福森研究所一室戚瑞荣提供2017.05.25)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