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鳝池建造鳝池有水泥池、砖砌池、三合土[三合土,一种建筑材料。]池和土池四种。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也可利用家前屋后小的坑塘改建。常见的是用砖、石砌,池壁底角用水泥或三合土勾缝。鳝池面积不宜太大,大的也就是50-1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一般也就是10-20平方米,池深大致1米。池底敷填淤泥[淤泥,汉字词汇,yū ní,是指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3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厚,或一半面积填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或松软肥土。可种植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养殖期保持水深20-40厘米,池四周要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设进、排水口,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
(2)幼鳝放养幼鳝投放之前,鳝池用石灰消毒,水深10厘米时,每10平方米面积石灰用量为2-2.3千克[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清池后10天左右即可放养幼鳝。
幼鳝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以重量计,大致每平方米为2-4千克;以数量计,每千克为40尾规格者,每平方米放80-160尾。幼鳝入池之前,用5%食盐水湿洗5分钟左右,以预防水霉病等发生。还可搭配放养些混鳅。泥鳅起两个作用:一是泥鳅上下翻动,能改善鳝池中通水和通气条件;二是可防止黄鳝[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又名鳝鱼,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密度大而引起混*及相互缠绕。泥鳅配养量大致每平方米为8-16尾。上述放养密度,只要饵料充足,饲养管理得当,经6个月的饲养,通常就可养成100克个体的商品规格。
(3)饲养管理主要抓好投喂、水质及越冬三个方面管理工作。
①定时定量投喂。黄鳝耐饥,饲养管理过程中也不能饥饱不匀。每天投喂量可占黄鳝群体重量的5%-7%。以蚯蚓、蚌肉投喂最佳,每喂5-6千克蚯蚓可长1千克黄鳝。据吴日杰(1983)报道,用蚌肉养黄鳝,其中日投饵量为黄鳝重量的7%,平均日增重量为0.55克,按180天生长期计算,每平方米面积黄鳝产量为7.5-10千克。投喂时间可在每天下午6时左右,以适应黄鳝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性。夜间利用灯光诱虫,能增加黄鳝活饵料[ ...]的供应,对促进黄鳝生长发育更有效。
②保持适当水深,防止水质恶化。池水深一般保持2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至30-40厘米。一般6-7天换水1次。注意清除鳝池里的杂物和残饵,以防水质变坏。可在鳝池里种植水浮莲或其他漂浮、挺水植物,水生植物不仅可净化水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歇荫场所,有利改善养鳝的生态环境。
③越冬管理。长江流域大致每年到10月底前后达到规格的黄鳝起捕上市。没到商品规格个体仍留池中越冬。随着温度的降低,黄鳝便会钻入淤泥*中潜伏不动。可采取两种办法越冬:一种方法是加深池水,保持水底不会完全结冰;另一种方法是放掉淤泥上的池水,但淤泥一定保持湿润不能干掉,在淤泥上覆盖稻草或其他杂草蒿秆防止冰冻,还要严防重物压没洞*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