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死亡匙吻鲟体内检出停*链球菌一例


广东佛山南海西樵七星闸边一口匙吻鲟[匙吻鲟,又名美国匙吻鲟,及“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缓慢流动水域。]养殖池塘,面积8亩,水深1.5米,池塘中间用网片隔开为两塘,分别为4亩,一半塘有大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匙吻鲟约1.8万斤(规格约1斤/尾),一半塘有小规格匙吻鲟苗2万多尾(规格约15cm/尾))。

2015年5月13日,大规格匙吻鲟开始出现死亡,当天死鱼[本片是关于身份错误和得不到回报的爱情的故事,讲述了一伙来自英国伦敦的抢劫犯在抢劫中遇到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趣事。]2尾;

5月14日,死鱼3尾;

5月15日,死鱼5尾;

5月16日,死鱼10尾,外用苯扎溴铵+戊二醛[戊二醛, 分子式为C5H8O2,带有**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

5月17日,死鱼30尾,外用固体“优肽”10包,内服“出败康”+“鳃肤康”+“代金康”,1套/40斤,连服4天;

5月18日,测定水温为27℃,水质指标正常。从池塘中取发病[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匙吻鲟,外观体表充血[局部的血管血量增加,血流加速。](见图1),局部溃烂[溃烂,指伤口或溃疡处因感染病菌而化脓。]出血(见图2),尾鳍、背鳍可见红色疱疹状水泡(见图3,图4),肝脏呈黄褐色,胃中仍有饲料(见图5,图6),肌肉充血(见图7)。分别从匙吻鲟的肝、脾、肾以及溃烂处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分离,意为分开、离开、隔离、分别之意。]培养,并取肝、脾、肾组织用95%酒精保存,将所取的病料邮寄研究所[研究所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社会企事业机构。]进行**检测。

结果:经28℃、72小时培养,肝、脾、肾及溃烂处均分离出大量细小、圆形、表面光滑、半透明,直径0.5~1.5mm的菌落(见图8),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单个或短链状球形排列(见图9),经16SrDNA测序鉴定为停*链球菌[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Streptococcusdysgalactiae)。对所取的病料进行**性出血败血症**检测,结果呈*性(见图10)。

5月18日,死鱼约30尾;

5月19日,死鱼约20尾,外用苯扎溴铵+戊二醛;

5月20日,死鱼约10尾;

5月28日,电话回访,匙吻鲟恢复正常不死亡。

分析:1、2007年潘厚军等在发病的西伯利亚鲟体内分离到停*链球菌,并确认其致病性。公司研究所在2014年10月就从公司西樵药店寄送的发病匙吻鲟细菌分离平板上检出停*链球菌,该病在该地区有较多的发病病例。本病例中从症状典型的匙吻鲟上再次分离出停*链球菌。

2、本病例患病匙吻鲟也表现出各鳍均发红、充血及溃烂,体表局部特别是尾柄溃烂,带有脓血的红色疱疹状水泡等鱼类链球菌病的典型症状,在内服抗菌类药物后,死亡量逐渐减少,因此本病匙吻鲟的死亡初步诊断是链球菌感染引起。(利洋研究所张文文王娟利洋水产药店西樵店林福森提供2015.12.10)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