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河蟹前的三个准备工作介绍


1.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选择: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地势低洼、保水力强、无污染和较规则的田块为好。每块稻田面积[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一般以2000~2500平方米[平方米(㎡,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为宜。

2.田间工程建设:养蟹稻田的田埂[田埂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ián gěng,田间稍高于地面的狭窄小路,也叫埂子意思是田间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加高加固夯实,沿稻田四周的田埂要结实、宽大,一般埂面宽应1~1.5米,高50~60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为了给河蟹创造舒适的生存生长环境,稻田四周要开挖环沟,以离开田埂1.5米左右为宜,以防河蟹直接将洞*打在田埂上而造成田埂坍塌。沟深1米左右,宽2~3米。总的要求,沟渠水面面积不低于整块稻田面积的15%。环沟内每隔2.5~3米挖条畦沟,沟深、沟宽与环沟基本相似。沟开成“田”字形,具体可以根据稻田面积大小、形状而定。要求沟沟相通,根据稻田面积在稻田中部开挖一个至数个蟹溜(蟹塘),深1米以上,面积10平方米左右,蟹溜和沟相通,蟹溜作为夏季水温升高时河蟹栖息的场所,畦面积内栽种水稻,种养面积为7:3左右,以实现水漫蟹游、大小蟹入沟的生存生长环境。

要建好防逃设施,目前各地多用0.7米宽的塑料薄板在边堤内侧围栏,薄板须埋入土内0.1米,高出土面0.6米,用毛竹支撑固定。进、排水口用网片接塑料薄板或建有阀门和拦网的涵洞,以在进、排水时防逃。要求种养面积比例为7:1。

3.水稻品种选择与栽插[宋 韩维 《新植西轩》诗:“谁谓我圃隘,栽插向盈亩。]:水稻品种应选生长期较长、耐肥秆硬、抗病虫害、产量高和品质好的。

养蟹稻田在秧苗[秧苗一、植物拼音:yāngmiáo英文:rice seedling (水稻的幼苗)秧苗移栽一般指水稻秧苗的移栽,水稻秧苗的移栽有多种方法,如插秧(又叫插田)、抛秧、点播等。]栽插前要施足基肥,其施肥量[施肥量,是指肥料施用的数量。]应保持水稻全生育期[一般是指作物自播种(或出苗)到成熟所需要的天数,即整个生育期所经历的时间。]和河蟹摄食基肥发酵产生的微生物的需要。一般每亩施入人粪尿300~400千克,牛粪200~300千克,发酵后的饼肥100~200千克。

水稻栽插可采取先在小畦育秧后移秧栽插于养蟹稻田的办法。要移栽[【词目】移栽【拼音】yí zāi ㄧˊ ㄗㄞ【解释】移植。]的秧苗应有针对性地普遍施一次高效低毒农药,如发现有侵染性烂秧或者青泥苔,可喷洒1:1000倍硫酸铜液,每亩喷60千克。移栽的秧苗要健壮,采用浅水和宽行密株移栽。具体做法是:稻田里的水保持10~15厘米深,田中行株距23厘米×10厘米,田边3~4行为24厘米×10厘米,每亩保持2.9万~3万*,每*2~3苗。如果以蟹为主,秧苗密度减少1倍以上,秧苗移栽后的1周内,主要是在秧苗返青前,要采用网片、薄膜或土埂拦隔等方法,以防止河蟹进入稻田危害幼弱的秧苗。

为了充分利用地皮,在边堤两坡可栽种些蔬菜、饲草等作物。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