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鮠的受精卵孵化


1、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方式与孵化率[孵化率 (hatchability) 即受精卵的孵化比率。]:早期曾用孵化桶、孵化箱、搪瓷盆和产卵池进行流水、微流水和静水不同方式孵化,近年来均以原池微流水为主,共计孵出鱼苗9万多尾。

2、胚胎发育[发育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长吻鮠受精卵[受精卵,指的是精卵相会。]遇水后立即出现很强的粘性[施加于流体的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变形速率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卵呈油**(过熟[已经超过充分发育或分化阶段。]卵遇水后则无粘性,卵淡**)。刚产出时卵径2.49~2.8毫米[毫米,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吸水膨胀后卵径为2.8~3.1毫米,卵周隙0.2~0.3毫米。受精卵的发育速度与水温[“**水的温度”的一种简称。]有密切关系为:水温23.5~28.5℃时,约经38~45小时出膜;水温20~22℃时,孵化时间延长到70~120小时。

3、胚后发育:仔鱼状似蝌蚪,游动活泼,喜在*暗处群集。出膜4~5天,进入混合营养阶段,能从外界取食;10天后基本具备成鱼形态。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