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稻田[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鲤鱼和草鱼,稻田养殖建鲤[鲤亚科鲤属的一种。]的主要方式有稻鱼兼作和稻鱼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两种。
一、稻鱼兼作 即稻田插秧后不久投放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在同一稻田中既种稻又养鱼[养鱼的鱼缸最好是长方形或是圆形的,不规则形或是三角形的鱼缸不要采用,养鱼的鱼缸摆放的高度不宜过高,水平面的位置最好不要超过一般人心脏的高度,因为从中医学角度讲,人的心脏属火,鱼缸有水,水克火于人不利。]。
1.养鱼稻田的设施 养鱼的稻田要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清除杂草,堵塞各种洞*和缺口。田埂的高度要求0.5米以上,宽0.3米以上。要开挖鱼沟和鱼窝,以供鱼栖息活动。在稻田的对角处,要开挖进排水口,并安置拦鱼栅。
2.鱼种的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 在长江流域,单养建鲤一般每亩放养夏花鱼种或春片鱼种200尾~300尾,经4个月饲养,当年都能长成商品鱼。若以建鲤为主,搭养20%~30%的草鱼种,建鲤当年可养成商品鱼,草鱼可养成鱼种。早繁、早育、早放养,尽可能的延长建鲤在稻田的生长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3.日常管理和安全用药 稻田养殖建鲤必须专人负责,切实抓好管理,要防逃、防偷,特别要注意安全使用农药。
二、稻鱼轮作 即种一季稻,养一季鱼。
1.稻田的选择和清整 稻鱼轮作的稻田,在养鱼时不种稻,只养鱼,因此,这时的稻田有些类似养鱼的池溏。稻田要按照池溏的要求加以清整消毒,并加固加高田埂,田埂要求高70厘米以上,如能超过1米更好,宽33厘米以上。
2.苗种放养 稻鱼轮作的稻田,可养成鱼,也可养鱼种。在养殖方式上,可以单养,也可以混养[混养(polyculture)是指同一水体中同时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的养殖方式。]。
3.放养时间 上半年种稻,下半年养鱼的轮作方式,在早稻插秧后1星期就可以放养,先进行稻鱼兼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即可放养建鲤乌仔或夏花。早稻收割后不插秧,提高稻田水的深度,继续饲养。上半年养鱼、下半年种稻的轮作方式,一般以养鱼为主,放养规格宜大,时间宜早。
4.品种搭配和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是养殖业中关于放养畜牧的一种密度。] 稻鱼轮作的稻田除单养外,也可混养,混养能提高产量。一般以养1种~2种鱼为主,其放养量(尾数或重量)约占总放养量的60%左右,为饲养的主要对象。除不同种类混养外,也可以进行建鲤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放养。
5.饲养管理 在稻鱼轮作的稻田中,由于苗种放养密度的增加,天然饵料已经无法满足鱼类正常生长的需要,因此要适当投饵和施肥。由于稻田水较浅,施肥宜量少次多,并认真巡田,及时加注新水,注意防汛和逃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