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鳊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水霉病[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属真菌病害,花、果、叶、茎均可发病。]较常见,严重危害团头鲂的鱼卵[拼音yúluǎn 注音ㄩˊㄌㄨㄢˇ引证解释1.鱼的卵。],鱼苗、鱼种或成鱼的受伤部位也易感染。在鱼卵的孵化[孵化(incubation)是发生于卵膜中动物胚胎,破膜到外界开始其自由生活的过程。]过程中,水霉菌的内菌丝[单条管状细丝,为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一些原核生物也有菌丝,如放线菌。]侵入卵膜内,当胚胎[胚胎是专指有性生殖而言,是指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合子之后,经过多次细胞**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有发育成生物成体的能力的雏体。]因故死亡时,内菌丝迅速延伸入死去的胚胎,同时外菌丝也随之长出。当菌丝长得多时,附近发育正常的卵粒也因菌丝覆盖,窒息而死。菌丝越长越多,造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四字成语,拼音:ē xìng xún huán,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大量感染可引起鱼卵全部死光。一般在水温15~30℃流行。

  鱼卵的水霉病治疗较困难.应以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上的“预防为主”方针,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措施。]:(1)加强亲鱼培育,提高受精率[标准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指受精蛋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 一般95%以上。],选择晴天进行繁殖;(2)对鱼巢[鱼巢,也叫鱼窝。]、产卵池、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3)采用淋水孵化;(4)粘附在鱼巢上的卵要均匀,不能过多。鱼巢可用5%的食盐水浸泡1~2分钟进行预防处理。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