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鲶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

多子[多子,即多数载流子,是半导体物理的概念。]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

(2)症状

小瓜虫病是危害[危险灾害。]鲶鱼最严重的疾病。如果环境条件适于该病,几天内可引起鱼大量死亡。多子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组织后,形成大头针[大头针是一种用来固定物件的生活用品,因一端较大而一端尖细而得名。]大小的白色小点状囊泡,肉眼可见,大量寄生于鳃时,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该病危害苗种和成鱼严重。水温20~25℃时适宜多子小瓜虫生长和繁殖,流行季节4~6月。

(3)防治

①用20×0.000001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蛋白质凝固剂。]与3×0.000001呋喃唑酮[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 ,曾用名称:痢特灵)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合剂全池拨洒,每隔5天泼1次,效果较好。

②用3×0.000001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词目】泼洒 【读音】pō sǎ 【释义】将水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隔3~4日用一次,连用三次。

站长微信号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