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Andriasdavianus),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两栖纲Amphibian是一类原始的、初**的、具五趾型的变温四足动物,皮肤*露,分泌腺众多,混合型血液循环。]、有尾目[有尾目(学名Caudata)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一共有8科60属300多种,幼体与成体形态上差别不大,主要包括蝾螈、小鲵和大鲵...]、隐鳃鲵[隐鳃鲵 Cryptobranchus alleghaniensis(Hellbend),栖息于小河,中等大小的河流以及小溪中,要求水质清洁并**丛生。]科,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动物,具有很高的食用、科研及药用价值。近年来,大鲵作为一种新开发的名贵水产动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大鲵的人工养殖[养殖是指培育和繁殖动植物。],但人工养殖的大鲵由于技术不到位常患各种疾病,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中大鲵常见病害有水霉病、肠炎[肠炎是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病、烂尾[烂尾是指由烂尾楼引申而来,指事物或事件中途夭折或草草收尾。]病,“三病”死亡率可达40%~90%,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作者根据多年养殖大鲵的经验,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治疗率达90%以上,现将具体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一、大鲵感染[《感染》 是一部由落合正幸执导的恐怖电影。]水霉、肠炎、烂尾的危害症状
1、水霉病主要症状:观察病鲵可见其头部、躯干部、四肢、尾部有水霉寄生。早期只见寄生部位边缘不明显的小白点,随后逐渐见到长出的棉絮状菌丝,感染部位肌肉溃烂,严重的出血。四肢感染时会出现菌丝布满整个部位,刮除菌丝后,可见四肢上有许多肉瘤状圆点,并出血,触之病鲵有剧烈痛感。开始感染时急噪不安地全池游动,有的在池中整个身体翻转,最后导致全身感染病菌,引起并发症。病鲵无力地在池中游动,体质消瘦,行动迟钝,投喂饵料时不动不摄食,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2、肠炎病主要症状:病鲵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严重的不摄食。病鲵发病中期激动不安,在池中乱撞池壁,最后无力地伏于池底,活动减少。观察其粪便不成形,入水不久后即散开,而正常的大鲵粪便入水后半小时后仍呈圆棒状。人工投喂时,大鲵有吐食现象,即使吞下,不久又吐出。后期脱皮严重,皮肤无光泽。观察其泄殖孔呈红色,严重时,轻压腹部有血水流出,腹部膨胀。解剖病死鲵,可见肠道发炎、充血,出现糜烂。
3、烂尾病主要症状:大鲵感染烂尾病主要表现为尾部病初充血,随后发炎糜烂,分泌白色黏液,并有臭味。最后尾部肌肉腐烂,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将难以治愈。
第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