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豆虫病(IchthyobodiasisOfTaiwansnakehead)
[又名]口丝虫病[丝虫病是指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
[病因]病原为口丝虫或称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necatrix)。
[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称为症状(symptom)。]]病鱼[《病鱼》,黄咏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我们这个时代令人痛心的闰土故事。]体表皮肤有虫体[《虫体》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一本异术异能类小说,作者是妖楠。]寄生,鱼体色为淡**,病鱼不摄食,消瘦,离群独游或静置池底或池壁,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死亡。
[流行及危害]主要见于斑鳢鱼苗,发病时间约为4—6月。病程短,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较高。
[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症状可供诊断时参考,确诊有赖于显微镜检查出虫体。
[预防]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环境中的虫体,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抵抗力(Resistibility),是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人体的各个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治疗]①用8毫克[毫克一种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升硫酸铜[硫酸铜(化学式:CuSO4),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溶液浸浴病鱼30分钟,隔天一次。②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蓝绿色单斜结晶或颗粒,无气味。]合剂(5:2)全池泼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