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又名乌鳢,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现已成为池塘[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1-10亩为宜,水深1.5-2米,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池塘四周用竹篱笆[竹篱笆:篱笆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在我国北方农村很常见。]、尼龙网[是以尼龙丝、锦纶丝、涤纶丝、纳纶丝等化学纤维为原料,经丝网机械加工而成的化纤编织网。]等材料围高50厘米以上的围栏。水源要充足,水质[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要清新,池水溶解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二、苗种放养[把某些已经圈养的野生动物重新放到野外环境中去,使它们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⑴前期准备。苗种放养前7-10天,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7天后注水。池塘四周种植一些水草或放养水浮莲[水浮莲是一种产于原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雨久花科,是一种漂浮性水生植物...]等,水草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池内搭建用芦苇、竹帘等材料制成的食台,每个规格[常指生产的成品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等规定的质量标准,常用在制造学和物理学中。]4×3米,固定于离岸边2米左右、水下50-60厘米处。面积5亩以上的池塘建3-4个食台。⑵鱼种[鱼苗经过短时间的培养,体长达到3到13厘米之间的幼鱼称为鱼种,又分为小规格鱼种,中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选择。最好选用当地生产的鱼种,鱼种要求规格一致、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跃、争食凶猛。⑶放养规格、时间和密度。池塘专养黑鱼的鱼种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每尾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宜在初冬放入池内,每亩放4000-5000尾;一种是每公斤60-200尾的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培育而成的,宜在6-7月放入池内,每亩放6000-8000尾。
三、饲料[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投喂:⑴黑鱼饲料分为两种,一是以小型野杂鱼为主的新鲜动物饲料,二是人工配合饲料。黑鱼是肉食性鱼,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是各种含氮物质的总称。]含量不能低于40%,现在常用的人工饲料配方是:鱼粉48%、植物性饲料(豆粕、玉米粉)51%、添加剂1%。⑵投喂方法: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冰鲜小杂鱼投喂前用药液浸泡消毒后切成块,待温度与池水温度相近时投放于食台。日投喂量为在池鱼总重量的3-10%,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鱼种不再上食台吃食为度。
四、日常管理:⑴巡塘。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制定并实施各项饲养管理措施。⑵水质调控。放养早期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去全池水量的1/3,7-9月高温季节,一般是3天一小换,换水1/3,7-10天一大换,换水2/3,以改善水质。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水和生物制剂[以各类具有医研价值的碳基生物为原料,利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造,作用于人体各类生理症状的预防(保健)、治疗和诊断的各种形态制剂,统称生物制剂。]1次,交叉使用。⑶做好清洁工作。每天清洗食台,及时捞除水中的剩饵残渣、死鱼等,割掉生长过盛的水草,防止污染水质。⑷防逃。加高加固塘埂,堵塞塘埂漏洞,杜绝塘埂渗水漏水,维修竹篱笆、尼龙网等围栏设施,以防止黑鱼逃逸。
作者单位: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陈焕根周光辉王明宝